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利来w66国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和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成为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因此我们所讲的基本精神,是指那些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思想观念,它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为大多数人们所认同所接受,成为他们基本的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二是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由于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表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的思想体系,其主体内容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

⒈天人合一

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界既有区别又有统一的关系,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和调整,但不应破坏自然。

“天人合一”的命题是北宋哲学家张载首先明确提出的,他在其名著《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天地之塞我其体;天地之帅我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予也。”乾坤指天地;天地之塞指充满宇宙间的气;天地之帅指气的本性。意思是: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ghs是什么梗?“ghs”是“搞黄色”的首拼音缩写,作为一个调侃意味的网络用语,经常出现在聊天对话中。)天地所生,都是由气构成的,气的本性也就是人和万物的本性。人民都是我的同胞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种观点,肯定了人和自然界的统一。但张载也承认天与人是有区别的,天是没有思虑的,而圣人则不能无忧,这是天人之别。张载之后“天人合一”的思想得到不同学派的进一步阐发。

“天人合一”的思想,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辨证思考,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

⒉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而言的,也称“人本主义”、“人文主义”、“人本思想”。它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在天地之间,以人为中心;在神与人之间,以人为中心。

先秦时期,“以人为本”的思想就已提出,孔子就对鬼神采取存疑态度,他认为认为人应该努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必祈祷于鬼神。意义非常深刻。东汉思想家仲长统对此阐述的最为鲜明,他说:“所贵乎用天之道者,则指星辰以授民事,顺四时而兴功业,其大略也,吉凶之祥又何取焉?┄┄所取于天道者,谓四时之宜也;所一于人事者,谓治乱之实也。┄┄从此言之,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不其然与?”。(《全后汉文》卷八十九)这就是说,人们要顺应四时自然,用天道引导人道,建功立业,而不要利用自然现象妄言人事吉凶。天道和人道不能混为一谈。前者是末后者是本。所谓以人为本,不是说人是宇宙之本,而是说人是社会生活之本。仲长统的论述精辟地概括了儒家人本思想的精髓。后来进步的思想家,基本上都继承、发展了这种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确立,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内容的嬗变,中国古代各种哲学派别、文化思潮关注的焦点,以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的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实践而展开。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是一种道德的人本主义,它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的地位,这对于人的精神的开发,对于个体道德的自我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本思想的确立不仅有助于人们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实现人的价值,而且还有助于抵制宗教神学,大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⒊“刚健有为”

刚健有为也称“刚健自强”。刚指硬、坚强,健指刚强,有力;有为指积极入世,不断进取。“刚健有为”意为坚强有力、坚忍不拔、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

先秦时期,孔子就已经提出刚健有为的思想,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他认为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割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作为刚健有为思想的重要表现是坚持独立的人格,即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论语·子罕》)亦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易传》对刚健有为的思想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是说,天体运行,健动不止,生生不已,人的活动乃应效法天,故应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它阐明了效法天行之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易传》还说:“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顺乎人。”、“刚健而中正,纯粹精也。”它把刚健当作一种最重有的品质,同时又要求刚健而不过刚,不枉行,不走极端,能够坚持原则,以“中正”的态度来立身行事,防止主观盲动等片面性弊病。以后从战国到清代,历时两千年,这种思想深入人心,为全社会所接受。

“刚健有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国人积极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对中国人民产生了强烈的激励作用。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坚持与内部的恶势力和外来的侵略者作不屈不挠的斗争。《史记·太史公自序》曰:“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著《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奋所作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越是遭受挫折、越是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⒋“贵和尚中”

“贵和尚中”的核心思想是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海纳百川的气概,容纳不同意见,促进事物的发展。

西周末年的太史史伯就以认识到“以和为贵”的思想,他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也。”(《国语·郑语》)意思是,不同的事物互相配合而达到平衡就叫“和”,“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把相同的事物放到一起,就只有量的增加而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就不可能产生新事物,事物的发展也就停止了。春秋时期的晏婴用“相济、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孔子继承了这种的思想,明确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重和去同的价值取向。《易传》把贵和尚中的思想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即“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是指以宽厚之道德心怀,包容万物。对待事物有兼收并蓄的意思。

中国古代的“贵和”思想往往是和尚中之义联系在一起的。“中”,指事物的度,即不偏不倚,既不要过度也不要不及。此外,也指对待事物的态度,既不“狂”也不“狷”。总之,要实现“和”,其根本途径在于保持中,以中为度,中即是和。汉代以后历代的思想家都认同这种观念,继续并努力实践这种观念。

贵和尚中的思想,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这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维护,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旧文,草于1995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w66.com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