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甫《丽人行》赏析-利来w66国际

天宫一号编写

(2020年1月14日星期二)

【原文】

丽人行

[唐]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榼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銮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注释】

1、三月三日:3月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62天(闰年第63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03天。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该传统节日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现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假日,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也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 歌圩。

该传统节日汉族为上巳节。对于“上巳节”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在中国古代是一个纪念黄帝诞辰的节日。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还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轩辕”的说法。

因为上巳节是指农历三月三日,所以俗称三月三。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祓禊,[ fú xì ]古代中国民俗,每年于春季上巳日在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祓禊。源于古代“除恶之祭”。或濯于水滨(薛君《韩诗章句》),或秉火求福(杜笃《祓(fú)禊(xì)赋》)。三国魏以前多在三月上巳, 魏以后固定在三月三日。然亦有延至秋季者(刘桢《鲁都赋》)。祓:古代为除灾求福而举行的一种仪式,禊: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的日子,即春浴日,或称春沐日。上巳节因为与水有不解之缘,亦称“春浴日”。祓禊、修禊(修禊,古代传统民俗。季春时,官吏及百姓都到水边嬉游,是古已有之的消灾祈福仪式,后来演变成中国古代诗人雅聚的经典范式,其中以发生在晋唐会稽郡山阴城(今绍兴越城区)的兰亭修禊和长安曲江修禊最为著名。殷周以来,巫觋的遗风仍有留传,禊即其一。《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上巳兰亭修褉事,一年春色又杨花”;“漂泊天隅佳节,追随花下群贤。只欠山阴修禊帖,却比兰亭有管弦。唤起杜陵饥客恨,人在长安曲水边”。)或沐浴是古代上巳节的主要活动。沐浴是为了去灾。当时人们认为妇女不育是鬼神作祟,就利用上巳节的沐浴治疗不育症。这样久而久之,相沿成习,把沐浴变成上巳节的重要内容。

曲水流觞(曲水流觞[ qū shuǐ liú shāng ]:觞:古代酒器;曲水:弯曲的水道。古代的风俗,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祓除不祥。后泛指在水边宴集。出自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人每逢农历三月上巳日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在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把酒喝下,叫做流觞。

流觞曲水出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流觞曲水,亦称流杯曲水或曲水流觞,是旧时上巳节的一种饮宴风俗,其大致方式是众人围坐在回环弯曲的水渠边,将特制的酒杯(多是质地很轻的漆器)置于上游,任其顺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浮,酒杯漂到谁的跟前,谁就取杯饮酒。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尽兴为止。文人则将此俗发展成名士雅集-——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还得赋诗一首,其乐趣略同今人的“击鼓传花”或“丢手绢”。魏晋时,文人雅士喜袭古风之尚,整日饮酒作乐,纵情山水,清淡老庄,游心翰墨,作流觞曲水之举。这种有如“阳春白雪”的高雅酒令,不仅是一种罚酒手段,还因被罚作诗这种高逸雅致的精神活动的参与,使之不同凡响。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宴集于浙江山阴(今绍兴)兰亭,作流觞曲水之戏,所谓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这些吟咏之作被编成《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成为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瑰宝。

据记载,类似上巳曲水之类的 雅事 ,其余韵一直蔓延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而 禊赏亭 、 流杯亭 之类的景致,迄今还可在北京故宫、绍兴兰亭等处可见,不过均为在石基上凿成迂回曲折之沟槽的微型景观,无复王羲之笔下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那种大自然的情趣了。)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非常古老,逸诗有云:“羽觞随波泛。”三月三不仅是上巳节,同时,还是情人节、女儿节、桃花节,也不仅是祛邪求吉的节日,更是自由快活的春游,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得日子。上巳节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在天宫瑶池开蟠桃会的日子。流传在北京一首竹枝词中有:“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再有,上巳节这一天也是祭拜伏羲和女娲这一对“创世神”的日子。传说伏羲和女娲为兄妹,他们的母亲华胥氏生活在陕西蓝田。

相传上巳节作为中国的情人节,记载于《诗经》中,比西方情人节早了1000年。先秦以后,三月三情人节在各代延传开来。至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将其摇曳绮丽之风情烘至高处。自宋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三月三情人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三月三里浪漫的情爱、美好的愿景,以及曲水流觞的雅趣,至今荡然无存。

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男女相会,即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诗经·郑风·溱洧》有云:“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三月三又叫 女儿节,还叫“桃花节”,是一种古代少女的成人礼,一般在这个日子举行成人礼。女儿们“上巳春嬉”,临水而行,在水边游玩采兰,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而且女子春天最爱在水边游玩。

上巳节与日本女儿节的区别。日本女儿节也在三月三,又叫“雏祭”。因为旧历3月3日是桃花盛开的时节,因此又有“桃花节”的叫法,是跟中国上巳女儿节来的,但是不一样的是,日本给幼年的小女孩也过节,主要针对几岁的小女孩,中国则更侧重未出阁的妙龄少女。

日本女儿节这天,大人对家中的小女孩皆盛装打扮,由妈妈领着互相串门,头戴石榴花避邪求福。女孩互相请自己好的玩伴串门,外公家要送女孩好多玩偶,以多少来衡量门庭是否殷富。女孩要把玩偶都摆上架子,同时附带梳妆台各种用品等器物,再在架子旁边插上桃花,挂上灯笼,并且人偶要换好多种服装,据说,这是从平安时代贵族少女流行给玩偶换衣服的游戏开始的,源氏物语里的紫姬幼年时就经常做这种游戏。

三月三日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原始制度。农历三月初三,称为“上巳节”,春秋时期就已在流行。

《论语》有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大约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定为三月三,后代沿袭。“上巳”在汉代定为节日。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ji,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chn,病),为大絜”。祓除也叫祓禊,即去水边沐浴。“上巳节”正处于季节交换,阴气还没有完全褪去,人容易患病,去水边沐浴可以祛除病痛和灾祸,并祈求福祉降临。

魏晋时代,“上巳节”除了要祓禊之外,还演变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日子,这成为“上巳节”另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

唐以后,“上巳节”的习俗逐渐淡出。

三月三上巳节自先秦至唐十分繁盛。从宋元时代开始,渐渐不显,笔记史料和文学作品中都表现了一种追古慕古的情怀。与此同时,寒食、清明、上巳三节呈现合并混同的趋向,最终寒食“并”入清明,上巳“躲”进清明。

三月初三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但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这个节日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上巳节是唐代重大节日之一。上巳节长安皇亲贵族的主要活动区是曲江。(曲江位于西安城区东南部,为唐代著名的曲江皇家园林所在地,境内有曲江池、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寒窑、秦二世陵、唐城墙等风景名胜古迹及历史遗存。西安曲江是中国古代园林及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先河之一。如今的曲江新区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国家级示范区,5a级景区和生态区。)新科进士“放榜日”后的庆祝宴会——曲江大会,也叫 “曲江宴”“曲江游宴”也同时在这里举办。其中种类繁多,情趣各异,甚为奇妙。其中以上巳节游宴、新进士游宴、雁塔题名最为隆重,在历史上的影响最深。再因选在曲江岸边杏园的亭子中,正值“江头数顷杏花开”,所以也叫“杏园宴”。 刘沧《及第后宴曲江》有:“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黄滔《放榜日》有:“吾唐取士最堪夸,仙榜标名出曙霞。岁岁人人来不得,曲江烟水杏园花。”

杏花,在放榜日,及第前后开放,又被称为“及第花”。 唐代诗人郑谷《曲江红杏》诗中有:“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被尊为杏花花神,可见在唐人心目中杏花地位之高。

“最是一年春好处”的阴历阳春三月,在唐代亦被称为“探花时节”。 奉皇上之令,朝庭在金榜题名的新进士中,选出两位年龄最轻,相貌出众、风流倜傥者为探花使,在长安街坊上打马巡游探寻杏花、梅花和早开的海棠花,让建有私家园林的官宦之家把门敞开,欢迎探花使进去探寻鲜花。这年龄最轻的探花使也被称为探花郎。

唐代诗人徐夤《放榜日》诗中描写到京城长安这一天的盛况,其中有:“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这“神仙”就是指登科后打马游街的探花郎。

文人学子们一旦登科,不仅一个个喜形于色,而且得意至极,恣意放纵。曲江游宴、雁塔题名、探花游街成了他们最为喜庆、祥瑞吉利的丽日盛事,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恰是其真实的写照。

曲江名目繁多的宴会中还设有一种新奇的“樱桃宴”。这种庆贺新进士及第宴,不仅热闹个三五天,有些一直会延续到四月初。

以后游宴逐渐演变为诗人雅集,吟诵诗作的“诗会”,按照古人“曲水流觞”的习俗,置酒杯于流水中,流至谁前则罚谁饮酒作诗,由众人对诗进行评比称为“曲江流饮”。

曲江宴还引出裙裾([ qún jū ] 1、裙子;裙幅。2、借指妇女。裙:一种围在腰以下的服装:裙子。裾 : 衣服的前后襟。裾,衣袌也。)宴,三月三上巳节令时,春和景明,唐代女子们呼朋唤伴地来到曲江,踏青游春,轻盈漫游,仿佛正沐浴在长安郊野明媚的春光中。她们选择风景如画的曲江池畔,以草地为席,用七彩裙布搭起帷幔,在里面设宴,斗酒行令,开怀畅饮,悠哉乐哉。此时只见春色满园关不住,袭人香气弥漫荡漾。席间她们还会走出彩帐,互相邀约蹴踘、跳绳、踢毽子、荡秋千,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身姿曼妙舞影蹁跹,莺啼鹂鸣柳绿花红,一派风流香艳景象……真正是丰富多彩,尽显长安皇都盛世华彩。

2、翠微:[cuì wēi]

(1)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①尔雅·释山》: 未及上,翠微。 郭璞 注: 近上旁陂。 郝懿行 义疏: 翠微者……盖未及山顶孱颜之间,葱郁葐蒀,望之谸谸青翠,气如微也。 ②唐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 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 ③宋·司马光《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八水三川路渺茫,翠微深处白云乡。 ④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一》:“地当山之翠微,深崖坠壑,尚在其下,不觉其为幽閟;乱峯小岫,初环於上,不觉其为孤高。” 郁达夫 《题画》诗之一:“藜杖意行闻午鷄,人家住在翠微西。”

(2)泛指青山。①唐 高适《赴彭州山行之作》诗: 峭壁连崆峒,攒峯叠翠微。 ②《西游记》第九回: 喜来策杖歌芳径,兴到携琴上翠微。 ③毛泽东《答友人》诗: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④于良史《春山夜月》: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3)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①《文选·左思〈蜀都赋〉》: 郁葐蒀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 刘逵 注: 翠微,山气之轻缥也。 ②唐韩愈《送区弘南归》诗: 汹汹 洞庭 莽翠微, 九疑 镵天荒是非。 ③宋吴文英《玉京谣》词: 蕙帐移、烟雨孤山,待对影、落梅清泚。终不似。江上翠微流水。

在这句诗里,是指像榼藤叶一样的薄薄的作为首饰的翡翠片的颜色。

3、榼叶:[kē yè]榼异体字: 。 榼kē1古代盛酒的器具:“使行人执榼承饮。”2泛指盒一类的器物:果榼。粉榼。3刀剑的套子。 4榼藤,[kē ténɡ]亦称榼藤子。木质藤本,无刺。托叶小,刚毛状。二回羽状复叶,顶生的1对羽片常为卷须;穗状花序纤细,单生于上部叶腋或再排成圆锥花序式;花,花萼钟状,5齿裂;花瓣5片,分离或于基部稍合生;雄蕊10枚,分离,略突出于花冠之外,花丝丝状,花蕾时药隔顶端具腺体;子房近无柄,胚珠多数,花柱丝状。荚果大而长,木质或革质,扁平,弯曲,逐节脱落,每节内有1颗种子;种子大,扁圆形。产于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等省区。生于山涧或山坡混交林中,攀援于大乔木上。东半球热带地区广布。

在这句诗里,是指像榼藤叶一样的薄薄的作为首饰的青翠的翡翠片。

4、鬓唇:鬓边。

5、珠压:谓珠按其上,使不让风吹起,故下云“稳称身”。

6、腰衱:[ yāo jié ] 腰 : 腰 yāo 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腰板儿。腰杆子。腰背。腰身。腰肢。腰围。 东西的中段,中腰。衱 : 衱 [jié] 衣裾。[yī jū] 古同“袷”。指衣服的前后襟。裙带:“珠压腰衱稳称身。”谓裙带。这里作腰带解。

7、就中:1其中。唐杜甫《丽人行》:“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元曾瑞《留鞋记》楔子:“人都道我落第无颜,羞归乡里,那知就中自有缘故。”郭沫若《苏联游记》:“东方古典文学家安得力夫报告,指示了各种古文书,就中有蒙古文的资料。”

2居中:从中。《红楼梦》第四六回:“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一:“可是就中却知道了中国外交界几件逸事--笑话。”

8、云幕:【yún mù】指轻柔飘洒如云雾的帐幕,也指由云形成的帷幕。

1轻柔飘洒如云雾的帐幕。《西京杂记》卷一: 成帝 设云帐、云幄、云幕於 甘泉 紫殿 ,世谓 三云殿 。 唐·杜甫 《丽人行》: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 虢 与 秦 。 仇兆鳌注: 周 注:谓铺设幕帐如云雾也。 宋·林正大 《括声声慢》词: 夸荣贵,是椒房云幕,恩宠无伦。

2泛指帐幕。唐·杜甫 《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诗: 云幕随开府,春城赴上都。 仇兆鳌注引王洙曰: 军中以幕为府。

3由云形成的帷幕。南朝·齐王融《净行颂·沉冥地狱篇颂》: 罗城振云幕,锋树郁霜枝。 宋·苏轼 《满庭芳》词: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臧克家 《我用小声念着你的名字--纪念巴勃罗·聂鲁达五十寿辰》诗: 这架飞机,周身闪耀着光辉,超过海洋和高山,穿过浓黑的云幕。

9、虢与秦:[ guó yǔ qín ] 虢国夫人是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杨玉环的三姐,生年不详,姓名不详。当代的垃圾影视剧给她取了个名字,叫杨玉瑶,唐朝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县)人。早年随父亲居住在蜀中。“杨玉瑶”才貌双全,完全不输杨玉环。成年后嫁入望族河东裴氏,裴氏早亡,遗有一子一女。公元745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贵妃的大姐、三姐和八姐(据史,三人均为杨贵妃族姐)并承恩泽。 唐玄宗称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为姨,并赐以住宅,天宝初年分封她们三人为国夫人,分别为虢国夫人、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三国”夫人里,“秦国”无福,死得早。留下“韩国”和“虢国”,报复性地消费着大唐盛世最后阶段的荣光。

10、紫驼:[zǐ tuó]赤栗色骆驼。紫驼之峰:指橐驼其背有高出之峰,味甚美。

该诗句指用驼峰作成的珍贵菜肴。橐驼[tuó tuó]同骆驼。《山海经·北山经》: 其兽多橐驼,其鸟多寓。 汉·东方朔 《七谏·乱》: 要褭奔亡兮,腾驾橐驼。 《史记·苏秦列传》: 燕代橐驼良马必实外廏。 唐·王昌龄《箜篌引》: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清·吴伟业《田家铁狮歌》: 槖驼磨肩牛砺角,霜推雨独枯藤缠。

1宋·苏轼《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诗: 不羡紫驼分御食,自遣赤脚沽村酿。 2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 簇金盘罗列着紫驼新,倒银瓶满泛着鹅黄嫩。

3宋·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中诗句;“紫驼之峰人莫识,杂以鸡豚真可惜。”

翡翠蒸锅端出香喷的紫驼峰,水晶圆盘送来肥美的白鱼鲜。吃腻了犀角的筷子久久不动,鸾刀切着细肉丝空忙了一场。宦官骑马飞来却不扬起灰尘,御厨络绎不绝送来海味山珍。

11、翠釜:[cuì fǔ],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精美的炊器。唐·杜甫《丽人行》: 紫駞之峯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元·本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 络绎八珍送,无非翠釜驼峰。 《剪灯新话·龙堂灵会录》: 忙呼玉女捧牙盘,催唤神娥调翠釜。

12、素鳞:[sù lín]释义为白色的鱼。白色的鱼。亦用作鱼的泛称。 晋·王廙《笙赋》: 厌瑶口之陆离,舞灵蛟之素鳞。 唐·杜甫《丽人行》: 紫驼之峯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 宋·刘仙伦 《鼓瑟》诗: 彩凤拂衣鸣翠竹,素鳞鼓鬣出寒波。

13、椒房亲:指皇帝的姻亲。《后汉书·第五伦传》:“伏见虎賁中郎将竇宪,椒房之亲,典司禁兵,出入省闥,年盛志美,卑谦乐善,此诚其好士交结之方。”唐杜甫《丽人行》:“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闻得旧妃童氏,跋涉寻来,马阮不令收认;另藏私人,预备採选,要图椒房之亲,岂不可杀。”

14、犀箸:犀,(xī)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皮粗而厚,多皱纹。角生在鼻上。犀牛是哺乳类犀科的总称,有4属5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动物,犀类动物腿短、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000-5000千克。前后肢均三趾;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栖息于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夜间活动,独居或结成小群。生活区域从不脱离水源。食性因种类而异,以草类为主,或以树叶、嫩枝、野果、地衣等为食物。母兽妊娠期18-19个月。寿命30-50年。因犀牛角的装饰和药用价值而被大量捕捉,除白犀外均为濒危物种。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箸,(zhù)1)筷子。2)一种生在南海岸边沙中的竹子。3)古同“著”。

犀箸,指用犀角制成的筷子。

1唐杜甫《丽人行》:「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2明高明《琵琶记·春宴杏园》:「金盘犀箸光错落,掩映龙凤珍羞。」

3《剪灯余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熊掌停犀箸,酥汤进蜜脾。」

15、厌饫:[ yàn yù ] 1吃饱;吃腻。汉严忌《哀时命》:“时厌飫而不用兮,且隐伏而远身。”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每食数斤,犹未厌飫。”明刘元卿《贤奕编·怀古》:“宾客入口无几,堆盘累碟,深杯大瓢,秖以厌飫诸僕从耳。”《北齐书·魏收传》:“闻诸君子,雅道之士,游遨经术,厌飫文史。”

2满足。清恽敬《<香石诗钞>序》:“即如粤中白沙、甘泉之诗,世所谓不为道学所掩者,而於近今诗人之意已不能厌飫,况其他哉!”

16、銮刀:[luán dāo ]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环上有小铃的刀。环上有小铃的刀。汉 张衡 《东京赋》: 执銮刀以袒割,奉觞豆於国叟。 《文选·潘岳 西征赋 》: 雍人缕切,銮刀若飞。 刘良 注: 銮,刀上铃。 唐 杜甫 《丽人行》: 犀筯厌饫久未下,銮刀缕切空纷纶。 一本作 鸾刀 。

17、纷纶:[ fēn lún ]

1杂乱貌;众多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纷纶威蕤,堙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也。”《汉书》作“纷轮”。宋 苏轼 《三笑图赞》:“万生纷纶,何鄙何妍,各笑其笑,未知孰贤?” 明高启 张宪 《舞剑联句》:“屋翻影纷纶,地殷势挥霍。” 清 唐孙华《夏日斋中读书》诗之一:“纷纶布经籍,汎滥陈篇章。”

2渊博。

《后汉书·逸民传·井丹》:“井丹 字 大春 ……通五经,善谈论,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纷纶井大春 。’” 李贤 注:“纷纶,犹浩博也。”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宗室书》:“或有渔猎三史,纷纶五经。”

3忙碌;忙乱。

唐 杜甫 《丽人行》:“犀箸厌飫久未下,鸞刀缕切空纷纶。” 宋 洪迈 《夷坚乙志·玉华侍郎》:“人世纷纶,真可厌苦。”

4华美。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纷纶翕响,冠众艺兮。” 唐 叶季良 《赋得琢玉成器》:“片玉寄幽石,纷纶当代名。”

18、黄门:官名 。1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的简称。2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

例如:1、官署名。《汉书.霍光传》 上乃使黄门画者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霍光)。 颜师古注: 黄门之署,职任亲近,以供天子,百物在焉,故亦有画工。

2、指天生没有生育能力的男子。周密《齐东野语.黄门》: 世有男子虽娶妇而终身无嗣育者,谓之天阉,世俗命之曰黄门

19、飞鞚:[fēi kònɡ]谓策马飞驰。出自《拟古》。

1谓策马飞驰。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三:“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 唐 令狐楚 《少年行》诗之二:“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庞树松 《檗子书来约游西泠俶装待发牵率尘事赋此以谢之》:“停云白石共周旋,飞鞚行踪想若仙。”

2快跑的马。 唐·杜甫《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箭出飞鞚内,上又回翠麟。” 明·沈鲸《双珠记·人珠还合》:“西山雪淡云将冻,凛冽威侵飞鞚。”

20、八珍:原指八种珍贵的食物,后来指八种稀有而珍贵的烹饪原料。 其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而不同。八珍的提法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冢宰》: 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 应该说中国历代 八珍 的内容各不相同。《周礼·天官·膳夫》: 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 乃是后世之八珍筵席的先驱之作。例如,据载清代八珍:

其一是 参翅八珍 , 参翅八珍 中海产品占半数。指参(海参)、翅(鱼翅)、骨(鱼明骨,也称鱼脆)、肚(鱼肚)、窝(燕窝)、掌(熊掌)、筋(鹿筋)、蟆(蛤士蟆)。

其二是 山水八珍 ,

山八珍:熊掌、鹿茸、犀鼻(或象拔、象鼻)、驼峰、果子狸、豹胎、狮乳、猴头。

水八珍:鱼翅、鲍鱼、鱼唇、海参、裙边(鳖的甲壳外围裙状软肉)、干贝、鱼脆、蛤士蟆。

其三是满汉全席的 四八珍 。

山八珍 :驼峰、熊掌、猴头、猩唇、象拔(象鼻)、豹胎、犀尾、鹿筋;

海八珍 :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娃娃鱼);

禽八珍 :红燕、飞龙(产于东北山林中的一种叫榛鸡的鸟)、鹌鹑、鹅、鹧鸪、彩雀(可能是孔雀)、斑鸠、红头鹰;

草八珍 :猴头(菌)、银耳、竹荪(竹笙)、驴窝菌、羊肚菌、花菇、黄花菜、云香信(香菇中的一种)。

另据旧时南货老人曰: 海味八样 、 动物八珍 。

海味八样:鱼翅、海参、鱼肚、淡菜(干贻贝肉、青口)、干贝(干扇贝肉)、鱼唇(鱼皮)、鲍鱼、鱿鱼;

动物八珍:熊掌、象鼻、驼峰、猩唇、鹿尾、猴头、豹胎、燕窝。

鹤云氏八珍。光绪年间,无知山人鸿云氏撰《食品佳味备览·八珍单》中指:熊掌、鹿尾、车鳌、鱼翅、螃蟹、江姚柱(干贝)、兰花菇(草菇)、斑鱼。

从以上各组 八珍 可心看出,所谓 八珍 并无固定模式,主观上认为珍贵的,皆可列为 珍品 ,而且花色品种越来越多。

21、杂遝:[ zá tà ]也作杂沓。纷乱;杂乱:人声~。

1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 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

2《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 家间窄隘无趣,又且不时有人来寻,搅扰杂沓,不得畅快。

3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骄奢》: 其暴殄之最甚者,莫过於吴门之戏馆,当开席时,哗然杂沓,上下千百人,一时齐集,真所谓酒池肉林,饮食如流者也。

4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朋疑众难,杂沓而至。

5茅盾《路》五: 接着是杂沓的脚步声,接着是窗玻璃响。

22、后来鞍马:指杨国忠,却故意不在这里明说。

23、逡巡:【qūn xún】亦作 逡廵 。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或退却,等意思。原意为欲进不进,这里是顾盼自得的意思。

24、锦茵:[ jǐn yīn ] 1锦制的垫褥。《文选·潘岳<寡妇赋>》:“易锦茵以苫席兮,代罗幬以素帷。” 刘良 注:“茵,褥也……言居夫丧,故以苫席易锦褥。”唐·杜甫 《丽人行》:“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宋·陆游《满江红》词:“金鸭微温香縹渺,锦茵初展情萧瑟。”

2喻指芳草。 前蜀 韦庄 《小将张彦射虎歌》:“草际旋看委锦茵,腰间不更抽白羽。”

25、杨花句:旧注以为指杨国忠与虢国夫人的暧昧关系,又引北魏胡太后和杨白花私通事,因太后曾作“杨花飘荡落南家”,及“愿衔杨花入窠里”句。后人有“杨花入水化为浮萍”之说,又暗合诸杨之姓及兄妹丑行。

26、青鸟:神话中鸟名,西王母使者。相传西王母将见汉武帝时,先有青鸟飞集殿前(见《汉武故事》)。后常被用作男女之间的信使。红巾,妇女所用的红帕,这里是说使者在暗递消息。

27、绝伦:[jué lún]释义:无与伦比。形容事物的状态(或形态)没有任何的可比性(绝无仅有)。绝群。同类中无可比拟者;独一无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译文】

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

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

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

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

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

头上戴的是什么呢?

翡翠片的榼花叶直贴到鬓角边。

背后缀的是什么呢?

宝珠压住裙腰多么稳当合身。

其中有云幕椒房的后妃至亲,

皇上封为虢国和秦国二夫人。

翡翠蒸锅端出香喷的紫驼峰,

水晶圆盘送来肥美的白鱼鲜。

吃腻了犀角的筷子久久不动,

鸾刀切着细肉丝空忙了一场。

宦官骑马飞来却不扬起灰尘,

御厨络绎不绝送来海味山珍。

笙箫鼓乐缠绵宛转感动鬼神,

宾客随从满座都是达官贵人。

姗姗来迟的骑马人踌躇满志,

到轩门才下马步入锦褥茵亭。

白雪似的杨花飘落覆盖浮萍,

使者象传情的青鸟勤送红巾。

气焰熏灼不可一世天下绝伦,

千万不要近前担心丞相恼怒!

【赏析】: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二年(753)或次年。诗的主旨是对杨贵妃兄姐妹们嚣张气焰的指斥和鞭笞。唐代自武后以来,外戚擅权已成为统治阶层中一种通常现象,他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这也是后来酿成安史之乱的主国。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之前,以杨氏兄姐妹为题材的诗就已经不少,但都没有杜甫这首深刻。本诗通篇只是写“丽人”们的生活情形,却正如前人所说的,达到了“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的艺术效果。

《旧唐书·杨贵妃传》载:“玄宗每年十月,幸华清宫,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着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之焕发。而遗钿坠舄,瑟瑟珠翠,璨瓓芳馥于路。而国忠私于虢国,而不避雄狐之刺;每入朝,或联镳方驾,不施帷幔。每三朝庆贺,五鼓待漏,靓妆盈巷,蜡炬如昼。”又杨国忠于天宝十一载(752)十一月为右相。这首诗当作于十二载春,讽刺了杨家兄妹骄纵荒淫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

成功的文学作品,它的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而且作家不必要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丽人行》就是这样的一篇成功之作。这篇歌行的主题思想和倾向倒并不隐晦难懂,但确乎不是指点出来而是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从头到尾,诗人描写那些简短的场面和情节,都采取象《陌上桑》那样一些乐府民歌中所惯常用的正面咏叹方式,态度严肃认真,笔触精工细腻,着色鲜艳富丽、金碧辉煌,丝毫不露油腔滑调,也不作漫画式的刻画。但令人惊叹不置的是,诗人就是在这一本正经的咏叹中,出色地完成了诗歌揭露腐朽、鞭挞邪恶的神圣使命,获得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诗中首先泛写上巳曲江水边踏青丽人之众多,以及她们意态之娴雅、体态之优美、衣着之华丽。辛延年《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焦仲卿妻》:“着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回环反复,咏叹生情,“态浓”八句就是从这种民歌表现手法中变化出来的。《杜臆》:“钟云:‘本是风刺,而诗中直叙富丽,若深不容口,妙妙。’又云:‘如此富丽,而一片清明之气行乎其中。’……‘态浓意远’、‘骨肉匀’,画出一个国色。状姿色曰‘骨肉匀’,状服饰曰‘稳称身’,可谓善于形容。”前人已看到了这诗用工笔彩绘仕女图画法作讽刺画的这一特色。胡夏客说:“唐宣宗尝语大臣曰:‘玄宗时内府锦袄二,饰以金雀,一自御,一与贵妃;今则卿等家家有之矣。’ 此诗所云,盖杨氏服拟于宫禁也。”总之,见丽人服饰的豪华,见丽人非等闲之辈。写到热闹处,笔锋一转,点出“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则虢国、秦国(当然还有韩国)三夫人在众人之内了。着力描绘众丽人,着眼却在三夫人;三夫人见,众丽人见,整个上层贵族骄奢淫佚之颓风见,不讽而讽意见。肴馔讲究色、香、味和器皿的衬托。“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举出一二品名,配以适当颜色,便写出器皿的雅致,肴馔的精美丰盛以及其香、其味来。这么名贵的山珍海味,缕切纷纶而厌饫久未下箸,不须明说,三夫人的骄贵暴殄,已刻画无遗了。“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内廷太监鞚马飞逝而来,却路不动尘,这是何等的规距,何等的排场!皇家气派,毕竟不同寻常。写得真好看煞人,也惊恐煞人。如此煞有介事地派遣太监前来,络绎不绝于途,到底所为何事?原来是奉旨从御厨房里送来珍馐美馔为诸姨上巳曲江修禊盛筵添菜助兴,头白阿瞒(唐玄宗宫中常自称“阿瞒”)不可谓不体贴入微,不可谓不多情,也不可谓不昏庸了。乐史《杨太真外传》载:“时新丰初进女伶谢阿蛮,善舞。上与妃子钟念,因而受焉。就按于清元小殿,宁王吹玉笛,上羯鼓,妃琵琶,马仙期方响,李龟年觱篥,张野狐箜篌,贺怀智拍。自旦至午,欢洽异常。时唯妃女弟秦国夫人端坐观之。曲罢,上戏曰:‘阿瞒乐籍,今日幸得供养夫人。请一缠头!’秦国曰:‘岂有大唐天子阿姨,无钱用邪?’遂出三百万为一局焉。”黄门进馔是时人目睹,曲罢请赏是宋人传奇,真真假假,事出有因,两相对照,风流天子精神面貌的猥琐可以想见了。“箫鼓哀吟”、“宾从杂遝”,承上启下,为“后来”者的出场造作声势,烘托气氛。彼“后来”者鞍马逡巡,无须通报,意然当轩下马,径入锦茵与三夫人欢会:此情此景,纯从旁观冷眼中显出,当目击者和读者目瞪口呆惊诧之余,稍加思索,便知其人,便知其事了。北魏胡太后曾威逼杨白花私通,杨白花惧祸,降梁,改名杨华。胡太后思念他,作《杨白花歌》,有“秋去春来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之句。“青鸟”是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唐诗中多用来指“红娘”一类角色。章碣《曲江》诗有“落絮却笼他树白”之句,可见曲江沿岸盛植杨柳。又隋唐时期,关中地域气温较高,上巳(阴历三月三日)飘杨花,当是实情。“杨花”二句似赋而实比兴,暗喻杨国忠与虢国夫人的淫乱。乐史《杨太真外传》载:“虢国又与国忠乱焉。略无仪检,每入朝谒,国忠与韩、虢连辔,挥鞭骤马,以为谐谑。从官监妪百余骑。秉烛如昼,鲜装袨服而行,亦无蒙蔽。”他们倒挺开通,竟敢招摇过市,携众遨游,公开表演种种肉麻丑态。既然如此,为什么“先时丞相未至,观者犹得近前,乃其既至,则呵禁赫然”(黄生语),不许游人围观了呢?为了显示其“炙手可热”权势之烜赫,这固然是个原因,但觥筹交错,酒后耳热,放浪形骸之外,虽是开通人,也有不想让旁人窥见的隐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青鸟衔去的一方红手帕,便于有意无意中泄露了一点春光。七绝《虢国夫人》:“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涴颜色,澹扫蛾眉朝至尊。”见杜甫《草堂逸诗》,一作张祜诗。这诗写出了虢国夫人的狐媚相,可与《丽人行》参读。浦起龙评《丽人行》说:“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这不是说,这诗的倾向不是指点出来,而是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么?对于当时诗人所描写的社会冲突到底有什么解决办法呢?他即使多少意识到了,恐怕也不敢认真去想,更谈不上把它硬塞给读者。但读者读后却不能不想:最高统治集团既然这样腐败,天下不乱才怪!这不是抽象的说教,这是读者被激动起来的心灵直感地从艺术中所获得的逻辑。

【鹤注】天宝十二载,杨国忠与虢国夫人邻居第,往来无期,或并辔入朝,不施障幕,道路为之掩目。冬,夫人从车驾幸华清宫,会干国忠第,于是作《丽人行》。此当是十二年春作,盖国忠于十一年十一月为右丞相也。

三月三日天气新①,长安水边多丽人②。态浓意远淑且真③,肌理细腻骨肉匀④。绣罗衣裳照莫春⑤,蹙金孔雀银麒麟⑥。头上何所有⑦?翠微榼叶垂鬓唇⑧。背后何所见⑨?珠压腰衱稳称身⑩。

(此诗刺诸杨游宴曲江之事。首叙游女之佳丽也。三言丰神之丽,四言体貌之丽,五六言服色之丽,头背四句,举上下前后,而通身之华丽俱见。本写秦、虢冶容,乃概言丽人以概括之,此诗家含蓄得体处。)

1《周礼》: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注:“如今三月三日上已往水上之类。”《晋书·礼乐志》:魏以后,但用三日,不复用巳。刘尊诗:“三月三日咄泉水。”赵曰:晋宋诸人侍宴曲水,皆以三月三日为题。唐开元中,都人游赏于曲江,莫盛于中和、上已节。王右军《兰亭曲水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②曹植《洛神赋》:“睹一丽人,于岩之畔。”王绩《三月三日赋》:“聚三都之丽人。”

③刘缓诗:“日日态还新。”庚信《答赵王启》:“飘飘意远。”王粲《神女赋》:“何产气之淑真。”浓如红桃裛露,远如翠竹笼烟,淑如瑞日祥云,真如澄川朗月,一句中写出绝世丰神。

④《东京赋》:“擘肌分理。”《楚辞·招魂》:“靡颜腻理。”又《大招》:“丰肉微骨。”【周甸注】肌卢腠理,细嫩而腻滑,骨肉匀,肥瘠相宜也。《神女赋》“秾不短,纤不长”,即骨肉匀也。

⑤古诗:“被服罗衣掌。”《南都赋》:“暮春之气,元巳之辰。”

⑥卢肇《柘枝舞赋》:“靴瑞锦以云匝,袍蹙金而雁欹。”赵曰:杜牧自谓其诗“蹙金结绣”,知“蹙金”乃唐人常语。【周注】孔雀、奇禽,麒麟,瑞兽,衣上所绣物色。胡夏客曰:唐宣宗尝语大臣曰:“玄宗时内府锦袄二,饰以金雀,一自御,一与贵妃,今则卿等家有之矣。”此诗所云,盖杨氏服拟于宫禁也。

⑦辛延年诗:“头上蓝田玉。”

⑧赵曰:翠微榼叶,言翡翠微布于榼彩之叶,若作翠为榼叶,则以翠为榼匝之叶也。杜曰:《广韵》榼彩,妇人髻饰花也。鬓唇,鬓边也。

⑨《晋书·阮孚传》:“以著背后。”

⑩赵曰:腰衱,即今之裙带,缀珠其上,压而下垂也。【吴注】《尔雅》:“衱谓之裾。”郭璞云:“衣后裾也。”稳称身,不徒以其服美矣。刘缓诗:“袜小称腰身。”赵曰:此四句即曹植“头上金雀钗。腰佩紫琅玕”之势。杨慎谓松江陆深见古本尚有二句:“足下何所著?红蕖罗袜穿镫银。”今按:两段各十句为界限,添此反赘。钱云:考宋刻并无,必杨氏伪托耳。

就中云幕椒房亲①,赐名大国虢与秦②。紫驼之峰出翠釜③,水精之盘行素鳞④。犀箸厌饫久未下⑤,鸾刀缕切空纷纶⑥。黄门飞鞚不动尘⑦,御厨络绎送八珍⑧。箫管哀吟感鬼神⑨,宾从杂遝实要津⑩。

(次志秦、虢之华侈也。驼峰二句,言味穷水陆。犀箸二句,言饮食暴殄。黄门二句,言宠赐优渥。箫管,言声乐之盛。宾从,言趋附者多。《杜臆》:态浓八句,极状姿容服饰之盛,而后接以“就中云幕”二句,“紫驼”四句,极言肴馔品物之美,而后接以“黄门飞鞚”二句,皆倒插法,唯杜善用之。)

①庚信诗:“就中言不醉。”《西京杂记》;成帝设云幄、云帐、云幕于甘泉紫殿,世谓三云殿。【周注】云幕,谓铺设幕帐如云雾也。《三辅黄图》:椒房殿,在未央宫,以椒和泥涂壁。班固《西部赋》:“后宫则掖庭椒房,后妃之室。”《汉官仪》曰:皇后称椒房,取其蕃实之义也。《诗》云:“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又,以椒涂宫室,亦取其温暖,辟除恶气。

②《旧唐书》:太真姊三人,皆有才貌,并封国夫人,大姊封韩国,三姨封虢国,八姨封秦国。《通鉴》:适崔氏者为韩国,适裴氏者为虢国,适柳氏者为秦国。【鹤注】《明皇杂录》:上幸华清宫,贵妃姊妹競饰衣服,共会于国忠第,同入禁中,炳焕照(nmsl是什么意思?nmsl原本是骂人的词(母亲去世),被黑粉带节奏,翻译成了never mind the scandal and liber(永远不要理会谣言和重伤)。因此,不少网友原本不知道该词的意思,还都以为是一个正能量的好词。)烛,观者如堵。度上已修褉,亦必尔也。

③洙曰:《汉书》:大月氏,本西域国,出一对橐驼。注云:脊上有一封,高也,如封土然。今俗呼为幫。《西阳杂俎》:衣冠家名食,有将军曲良翰作驼峰炙,味甚美。王绩《游北山赋》:“拭丹炉而调石髓,裛翠釜而出金精。”

④【周注】《三辅黄图》:董偃以水精为盘贮冰,同色。《太平御览》:《交州杂事》:太康四年,刺史陶璜表送林邑王所献缥绀水精盘各一枚。王绩《签赋》:“舞灵蛟之素鳞。”

⑤《西阳杂俎》:明皇赐禄山有金平脱、犀头匙箸。《楚辞》:“时厌饫而不用兮。”《晋书》:何曾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⑥《诗》:“执其鸾刀。”《传》云:“鸾刀,刀环有铃,割中节也。”《西征赋》:“饔人缕切,鸾刀若飞。”嵇康诗:“随波纷纶客。”

⑦《汉·百官表》注:禁中黄门,谓阉人居禁中,在黄门之内给事者。【钱笺】《明皇杂录》:虢国夫人出入禁中,常乘紫骢,使小黄门为御。紫骢之骏健,黄门之端秀,皆冠绝一时。此所谓“黄门飞鞚”也。鲍照诗:“飞鞚越平陆。”《通俗文》:“制马口曰鞚。”

⑧《王莽传》:“络绎道路。”【钱笺】《新书》:帝所得奇珍及贡献,分赐之,使者相衔于道,五家如一。此所谓“御厨络绎”也。《周礼·膳夫》:“珍用八物。”注:“珍用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捣珍、渍熬、肝、膋也。”

⑨汉武帝《秋风词》:“萧鼓鸣兮发棹歌。”曹植《七启》:“箫管齐鸣。”又诗:“过庭长哀吟。”《诗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⑩魏文帝《与吴质书》:“舆轮徐动,宾从无声。”《刘向传》:“杂遝众贤。”古诗:“先据要路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①,当轩下马入锦茵②。杨花雪落覆白苹③,青鸟飞去衔红巾④。炙手可热势绝伦⑤,慎莫近前丞相瞋⑥。

(末乃指言国忠,形容其烜赫声势也。秦、虢前行,国忠殿后,鞍马逡巡,见拥护填街,按辔徐行之象。当轩下马,见意气洋洋,旁若无人之状。杨花青鸟,点暮春景物。见唯花鸟相亲,游人不敢仰视也,一时气焰可畏如此。末句仍用倒插作收。朱注:国忠与虢国为从兄妹,不避雄狐之刺,故有近前丞相瞋之语,盖微词也。此章前二段各十句,后段六句收。)

1曹植诗:“游马后来。”鲍照诗:“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庄子》:“逡巡而却告之。”

2王融诗:“当轩卷罗縠。”《古诗为焦仲卿妻》:“下马入车中。”锦茵,谓地铺锦褥。丘迟诗:“舒心谢锦茵。”

③【钱笺】乐府《杨白花歌》曰:“杨花飘荡落南家。”又曰:“愿衔杨花入窠里。”此句亦寓讽于杨氏。《七命》:“素肤雪落。”《广雅》:“杨花入水化为萍。”《尔雅翼》:萍之大者曰苹,五月有花,白色谓之白苹。张华诗:“白苹开素叶。”隋炀帝《江南曲》:“絮飞晴雪暖风时。”此即“杨花落雪”之意。

④赵曰:青鸟应如鹦鹉之类,豢养驯熟,飞衔红巾,此借用西王母青鸟也。薛道衡诗:“愿作王母三青鸟,飞来飞去传消息。”《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坐中,忽有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有顷,王母至,有二青鸟如乌,夹侍王母旁。梁元帝《咏柳》:“枝边通粉色,叶里映红巾。”【赵注】红巾,盖妇人之饰。【黄注】巾,盖树间所挂之彩。

⑤崔灏诗:“莫言炙手手可热。”《两京新记》:安乐公主,上之季妹也,附会韦氏,热可炙手,道路惧焉。赵曰:炙手可热,言势焰薰灼。【钱笺】《唐语林》:会昌中,语曰“郑杨段薛,炙手可热”,盖唐时长安语如此。桓驎诗:“超等绝伦。”

⑥晋乐府词:“当年近前面发红。”《通鉴》:天宝十一载十一月,以杨国忠为右相,兼文部尚书。《玉台新咏》引汉桓帝时童谣曰:“抚梁之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相怒。”瞋怒之瞋,从目,音称人切。《陈余传》:瞋目张胆。瞋字从口。音田,盛气貌,《诗》:“振旅嗔嗔。”二字音义本异,杜却通用。【钱笺】乐史《外传》:十一载,李林甫死,以国忠为右相。十二载,加国忠司空。扈从之时,每家为一队,队著一色衣。五家合队相映,如百花焕发。遗钿坠舄。珠翠灿于路岐可掬。曾有人俯身一窥其车,香气数日不绝。驼马千余头匹,以剑南旌节器仗前驱。及秦国先死,独虢国、韩国、国忠转盛。虢国又与国忠乱,每入朝谒,国忠与韩、虢联辔,挥鞭骤马,以为谐谑。此诗语极铺扬,而意含讽刺,故富丽中特有清刚之气。周敬曰:铺叙得体,气脉条畅,的从古乐府摹出,另成少陵乐府。卢元昌曰:中云“赐名大国虢与秦”,后云“慎莫近前丞相嗔”,玩此二语,则当时上下骄淫,渎伦乱礼,已显然言下矣。陆时雍曰:诗,言穷则尽,意亵则丑,韵软则庳。杜少陵《丽人行》,李太白《杨叛儿》,一以雅道行之,故君子言有则也。又曰:色古而厚,点染处不免墨气太重。《随笔》云:《诗》三百篇中,其誉妇人者至多,如叙宗姻之贵者,若“齐侯之子,平王之孙”,“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夸服色之盛者,若“副笄六珈”,“如山如河”,“玉之瑱也,象之揥也。”赞容色之美者,若“唐棣之华”,“华如桃李”,“鬒发如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盻兮”,“颜如舜华”,“洵美且都。”语嫁聘之侈者,若“百两彭彭,八鸾瑲瑲,不显其光,诸娣从之,祁祁如云,烂其盈门。”其词可谓尽善矣。魏晋六朝,流连光景,不可胜述。唐人播之歌诗,固亦极挚,若“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翠微榼叶垂鬓唇,珠压腰衱稳称身”,“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调鸣筝”,“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楼上楼前尽珠翠,眩转荧煌照天地”,此皆李、杜、元、白之丽句也。予独爱朱庆余《闺意》一绝:“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细味此章,元不谈量女之容貌,而其华艳韶好,体态温柔,风流蕴藉,非第一人不足当也。欧阳公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舍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工”,斯之谓也。张籍酬其篇云:“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直万金。”其爱之重之可见矣。然比之庆余殊为不及。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