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雄鹰网站蒙古包文化-利来w66国际


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适合游牧民族的居舍就是蒙古包。蒙古包,这是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
蒙古包有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古人制造洞室,沿洞壁用木头石头砌到洞沿,上面搭一些横木封顶就成了洞室。洞顶要留一口子,供人出入及走烟、出气、采光、通风之用。后来发展成蒙古包的门和天窗。那时称这种洞室为乌尔斡,"乌尔"原意
为"挖"的意思,现代蒙古语中已经专指蒙古包天窗上的顶毡,引伸为"家"、"户"等意。在狩猎采集时代,蒙古族住在窝棚里,这种圆形拱顶的隐蔽窝以活树为支柱,用桦树皮覆盖,制做简单,便于遗弃。随着原始人类由采集向狩猎过渡,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同时也把一部分食草动物逐渐驯养成家畜,出现了畜牧业的胚胎。要求一种便于迁徒的居室,于是窝棚之类的建筑应运而生。

在狩猎时代向游牧时代过渡时,其居住由窝棚过渡到帐篷,帐篷用树木做支架上盖毛皮。进入畜牧社会,支架变成哈纳,同上面提到的洞顶变成天窗结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雏形。也出现了毛毡帐,其形似天幕,用羊毛毪覆盖。据《呼伦贝尔概要》载:"呼伦贝尔之普通蒙人,每限于游牧,依水草而居,转徙无常,概以穹庐为栖止。此种天幕生涯,可蔽风雪,可防虎狼。"‘穹庐’满洲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包’。”宋末元初辽人赵良嗣诗曰:“朔风吹雪下鸡山,烛暗穹庐夜色寒”,所咏的就是蒙古包。
古代的翰儿朵。此系古代蒙古贵族所用的蒙古包。亦做"窝裹陀",又称"宫帐"。这种蒙古包与普通蒙古包相比较有三个特点:
其一,容积很大。普通蒙古包高约十三、四尺,宽五、六尺。古时的翰儿朵则高大得多。据鲁不鲁乞记叙:"他们把这些帐幕做得如此之大,以至有时可达三十英尺宽。因为我有一次量一辆车在地上留下的两道轮迹之间的宽度,为二十英尺。当帐幕放在车上时,它在两边伸出车轮之外至少各有五英尺。我曾经数过,有一辆车用二十二匹牛拉一座帐幕……"这种用二十二条犍牛所拉的巨型蒙古包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造。
其二,古代贵族用的翰儿朵富丽堂皇。《黑鞑事略》徐霍注云:"霆至草地时,立金帐,其制则是草地中大毡帐,上下用毡为衣,中间用柳编为窗眼透明,用千余条线曳住,阈与柱皆以金裹,故名。"《蒙古秘史》云:"王汗毫不介意地立起了金撒帐。"撒帐即细毛布,此处为细毛布做成的金碧辉煌的钜帐。这种经过装饰以后的宫帐也叫"金殿"。
其三,宫帐的造型与蒙古包略有区别。宫帐的架子,是在哈勒嘎斯上插入乌尼并竖起哈那制成的。外形像人的脖子一样。鲁不鲁乞称蒙哥汗的宫殿为"有颈发屋"。据《水晶鉴》记载:"有天宫之帐曰宫帐"。宫帐上面呈葫芦形,葫芦象征福禄祯祥;下面呈桃儿形,桃儿形模仿天宫。现在成吉思汗陵寝地还保存有这种宫帐的造型。宫帐金顶辉煌,蒙古包用黄缎子覆盖,其上还缀有藏绿色流苏的顶盖,极为富丽,表现了蒙古民族特有的建筑艺术。



蒙古包的名称和由来



史上长期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牧民选择了最适宜的住所——蒙古包。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蒙古包以“哈那”多少来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哈那、8个哈那、10个哈那和12个哈那。12个哈那的为大型蒙古包,过去草原上是罕见的。但近几年,锡林郭勒盟举办的那达慕大会上已多次出来了。
包门朝南开,包内正北中间是长者或贵宾的位置,西边是客人的位置,东边是家人就坐的和做饭的地方,东南是炉灶。现在,大多数牧民有两座蒙古包,一座往人,一座作仓库或做饭烧茶做奶食品。随着生产发展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已有好多牧户搬进砖瓦房,实现了定居游牧。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农牧民已普遍居住砖木结构的房舍。
在辽阔的三北边陲(东北、西北、正北),从西部阿尔泰的雪峰,到东部兴安岭的绿林。从北部的贝加尔湖,到南部的万里长城。都曾经是北方游牧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适合这种生活方式的居室就是蒙古包。蒙古包或称穹庐、毡帐。《史记 — 匈奴列转》:“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隋代的薛道衡在咏王昭君的乐府诗中,有“毛裘易罗绮,毡帐代帷屏”的句子。长春真人邱处机诗中,亦有“皮裘毡帐亦开颜”的句子。《黑龙江外记》:“‘穹庐’国语(即满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包’”。汉语既是音译,又是意译。
蒙古包的形成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猿人住天然山洞,古人改造利用现成山洞居住。到了今人时代,才会自己制造“洞室”,在地面挖一个地洞,沿洞壁用木头、石头之类诌甃起来,甃得快齐至洞沿,再在洞中栽一排木杆,与木石墙平齐,上面搭一些横木封顶,就成了洞室——乌尔斡。洞顶要留一口子,靠口子斜支一根粗木通到洞底,上面刻一些简单的壕作为梯子,供人出入用。同时兼有走烟出气采光通风等多种功能,后来就发展为蒙古包的门和天窗。阿尔泰语系的突厥、满洲、蒙古都把这种洞室称为乌尔斡。乌尔这一词就是“挖”的意思,至今仍用在卫拉特蒙古的口语中。现在的普通蒙古语中,乌尔斡已经专指蒙古包天窗上的毡,引伸为“家”、“户”、“居民”等意。可以看作是一种历史陈迹的遗留。
随着原始人类由采集向狩猎过渡,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同时也把一部分食草动物逐渐驯成家畜,出现了畜牧业的雏形。这要求一种便于迁徙的居室,于是窝棚之类的建筑应运而生。窝棚再向前一步,支架变成哈那,并跟前面提到的洞顶结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雏形。



蒙古包的优越性



蒙古人在寻找适合自己生活的居室的时候,经过千百年来的摸索,终于造出了用木料、毛毡建造的造型独特的蒙古包。蒙古包不但能够经受大自然的考验,也非常适合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1.适合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
蒙古人用羊胃形容自己的毡包,因为十三世纪的蒙古包其形如此。蒙古包顶上圆中有尖,中间宽大浑圆,下面可以算作"准圆"这种形式特点,使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受到蒙古包的缓冲以后会在它后面适当的距离,形成一个新月形的缓坡堆积下来。这是因为蒙古包没有菱角,光滑溜圆,呈流线型形状。包顶是拱形的,承受力最强(如桥梁之拱形)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大风来了,承受巨大的反作用力。上面的沙子流走了,下面的沙子在后面堆积起来。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大风。
蒙古包还能经得住草原上的大雨,这归功于它的形态构造。雨季蒙古包的架木要相对搭得“陡”一些,再把顶毡盖上,雨雪很难侵入。包顶又是圆的,雨水只能从顶毡上顺着流走。但是,雨天蒙古包的压力会增加,而且蒙古包承受二千---三千斤的压力,是很寻常的事。蒙古包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蒙古人很懂得力学知识,架木制造的十分科学,把压力都分担了。
蒙古地方自古奇寒,然而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蒙古包,没听说一个冻坏的。因为其一,包内有火,牛羊的粪就是最好的燃料。其二,冬天毡包外面加厚,里面又绑毡子一层,隔风性能较好。其三,还可以在包内盘暖炕,加上皮褥皮被怎么会冷呢?
蒙古包冬暖夏凉。因为它系球体,通体发白,有较好的反光作用。其背面还可以开风窗,还可把围毡边撩起来。
2.适应游牧生活: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从事游牧生产,蒙古包的应运而生,给千万里长距离的自由迁徙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搭盖迅速 : 搭盖蒙古包,什么季节,什么地方都行。只要地面平整一些,周围水草好就行。蒙古包因为是一种组合式的房屋,各个部件都是单独的,一个女人都可以搭起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把它从车上或骆驼乘上卸下来,等人生着火熬好茶的时间,一座蒙古包就搭起来了。
(2)拆卸容易 : 拆卸蒙古包,比搭盖还容易几倍。围绳、带子都是活叩,很容易解开。带子一解开,毡子和架木就自动分离。哈那、乌尼、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拆卸开并折叠起来。紧急情况下,一个人很快能卸完。
(3)装载方便 : 蒙古包的架木--哈那、乌尼、套瑙、门、都是分开的。外面覆盖的顶毡、围毡都是单个的,任何一件,一个女人都可以举起来放在车上。蒙古包用骆驼驮运,用车装载,都特别适合。千百年来已经形成固定程式,想也不想就装载完了。
(4)搬迁轻便 : 除了套瑙以外,架木全用轻木头做成,以便搬迁是轻便易行。蒙古包自古以来就是为游牧经济服务的,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没有多余的东西。如果是有钱人家,就把东西放在轿车里,去什么地方都很方便。一般的人家,有两三峰骆驼或两三辆勒勒车就行了。
放牧也好,打仗也好,都是连家一起走的。所以蒙古语有一个习惯的说法,把"家园"称为---格日特日格(家车)。
3.修造方便:
蒙古民族一直自己制造蒙古包。蒙古高原有的是山林,木料不用发愁。剪下羊毛擀毡子,外面搭的东西就有了。剪下驼马鬃、尾,就可以搓成围绳和带子。所用的料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蒙古包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可以拆卸。哪个部件坏了、旧了,就可以把它换掉。蒙古包可以扩大,可以缩小。但是习惯上,蒙古人不喜欢缩小。儿子成家的时候,都要盖一座小巧的新包。以备今后生儿育女,扩大毡包。扩大毡包的时候,把套瑙换掉,增加乌尼、哈那就行了。蒙古包这种制作容易,修理简便的特点,使蒙古人使用它到现在。
4.永恒的日晷: 蒙古人通过对日出日落的长期观察,按着太阳照进蒙古包的日影来计算时间。蒙古人使用日晷大概很久。据学者考证,从匈奴时代开始,蒙古包就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搭盖。计算时刻最标准的蒙古包应是四个哈那(十四个头)。六十根乌尼(门头上有四根乌尼),门冲东南开,这是当初的规定。根据日光照进套瑙外圈、乌尼头儿、乌尼中间、哈那头儿、哈那中间、被桌、正座垫子、东面垫子、碗架腿子等划分时间。根据这种划分的时辰,可以有钟点,有秩序的安排一天的营生。总之,在家的人从蒙古包看日影,外面的人看太阳照在自己身上的影子,晚上看月亮和星星。
蒙古包计算时辰从兔(卯)时开始(按现在六点),到鸡(酉)时结束(按现在十八点)。因此蒙古包本身就是日晷。生活在蒙古包里的人,至今还是靠看日影过日子的。
5.由内知外:蒙古包是毡子搭的,外面有什么动静很容易知道。尤其是深夜,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牧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游牧部落从事牧业经济,尤其是羊群不入圈的季节,狼和鹰猖獗的时候,兵荒马乱的年代,蒙古包的这种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相对农业民族的房屋来说,蒙古包更适合从事牧业经济,有别的居室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6.吉祥明亮的殿堂:蒙古包给你一种宽敞明亮的感觉。蒙古包是一个半球体,蒙古包的套瑙开在当顶上,日出日落阳光都能照进来,因此始终敞亮 。蒙古包的圆顶开在上方,烟尘很容易出去。套瑙和门口离得很近,空气容易交换。蒙古包里永远有明亮充足的阳光 ,始终洋溢着大自然健康清新的空气。
其次,蒙古人经过几千年来的实践,把毡包的各个部件用精巧的工艺制作出来,使它有着独特的美感。从远处看,它像草原上一颗洁白的珍珠。走近一看,毡包上的花纹更加清晰美丽。蒙古人在制作毡包时,在顶毡、顶棚、围毡的边上,都要用驼毛和马鬃马尾搓成细绳缝上去。在雪白的毡上镶上一条黑边,黑白分明,看起来非常美观。在围毡上箍紧的三条宽大的围绳,与其交叉的六条绳索,把蒙古包捆出一种独特的形状来。在顶棚和围毡衔接的地方,为了防止风灌进去,用皮条做成吉祥图案,在包顶缠绕一周,是毡包显得更加好看。另外,蒙古包的底部,用纳有云头花纹的毡子或刻着花草的木头,做成墙脚围子。蒙古包的毡子也很讲究,周边纳有各种花纹,中间是吉祥图案和云文图案。蒙古包绣纳的毡门,也格外美丽。门头上的毡子或门框横木,也要绣刻各种花纹,增加美感,包顶的外罩更是占尽风光。外罩也叫"有腿的顶毡"。用外罩布苫上顶毡,把套瑙那么大的一片正好挖掉即可。有了外罩的蒙古包,从哪个方向看也是莲花瓣、云头花。外罩有红有兰,宛如红莲青莲。有了外罩的蒙古包,比一般的蒙古包更为鲜艳夺目。
包内部也有自己独特的美。一则蒙古包的架木---哈那、乌尼、套瑙、门等做工讲究,架木和苫毡很般配。二则在地面铺满纳绣的毡子,用各种颜色毛线镶出边来,中间绣上云纹和吉祥图案,看起来非常美观。三则蒙古包里的家具,从佛龛开始,到被桌、箱子、竖柜、碗架,无不彩绘刀马人物、翎毛花卉、山狍野鹿之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坐在这样的蒙古包里,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蒙古包的看盘和下盘



蒙古语说看盘,叫看"努图克"。努图克的意思,即包括了蒙古包址,也包括营盘、草场、故乡等意思。牧民过去有四个努图克,就是春夏秋冬四季轮牧,有四个建包的地方、四个营盘和四块大的草场。现在的看盘,主要是指长久居住的地方---冬营盘或定居点。看盘主要是从气候、水草、疫病、狼害、骚乱等方面考虑,即与经济方式有关系,也与禁忌习惯有关。
冬营地主要是选择芨芨草众多,沙蒿沙竹密集,地形不利于积雪,背风,太阳好的去处。相对封闭的地方,南北有山头、东西有大梁。
选冬营地时,还要选像一个蒙古人铺开袍襟端坐那样的地形,后面是靠山,前面是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这样的地方,照看牲畜方便,人住下向阳背风,目光远大,心情舒畅。选好草场以后,选包址的时候,如果马在哪里尿了,哪里就最吉利,喇嘛也不用问,就在那里建包。这与蒙古人尚武爱马,视之为战友、宝驹、希望的观念有关。
春天为冬夏之交的游牧,选址不太注意。向阳有草即可。夏营地要选择沙葱、柞檬、冷蒿、山葱、野韭菜等辣草丰富的地方,适合远望的高地。这种地方夏天空气好,少蚊蝇,不怕洪水。
秋营地选择带籽草丰富的地方,山谷或地势低的地方轧盘。因为春秋风大,忌在风口轧盘,地势不能太高。因为地势高的地方草枯的早。
下盘就是建立浩特,也就是建立家园。一般都是圆形的,这是蒙古人自古以来的规矩,称为"呼热"。游牧的呼热一般不超过二三家。现在一般只是在固定的地盘上放牧,但是呼热的形式还一直保持到今天。
下盘时搭包要分长幼尊卑。长辈或主要的人家在西北或正北搭包。其他人家便在其左翼或两翼往下排列。而且毡包的套瑙横木要和主人的套瑙横木要错开。这是由于尊重长辈或和睦邻里的习惯形成的。这样几户人家就自然形成弓形。车辆排列在东北面,牛练绳在前面三个方向(西南、正南、东南)圈成一个向北的半圆,在其上拴牛,这样两个半圆便合成一个呼热。呼热的中央是卧羊的地方,离包近的地方栓牛犊,还有羊羔的羔棚。这样的布局,主要是为了管理牲畜方便,保护幼畜不受侵害。灰倒在西南或东南。蒙古地区风大,且多西北风。这样的布局灰尘不会刮进包内,也对防火、清洁和人畜健康有好处。这种下盘方式,是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和古代的传统遗留形成的。



蒙古包的制作礼仪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泥水土坯砖瓦。
1.蒙古包的架木:蒙古包的架木包括套瑙、乌尼、哈那、门槛。
(1)套瑙:蒙古包的套瑙分联结式和插椽式两种。要求木质要好,一般用檀木或榆木制作。两种套瑙的区别在于:联结式套瑙的横木是分开的,插椽式套瑙不分。联结式套瑙有三个圈,外面的圈上有许多伸出的小木条,用来连接乌尼。这种套瑙和乌尼是连在一起的。因为能一分为二,骆驼运起来十分方便。
(2)乌尼:乌尼通译为椽子,是蒙古包的肩,上联套瑙,下接哈纳。其长短大小粗细要整齐划一,木质要求一样,长短由套瑙来决定,其数量,也要随套瑙改变。这样蒙古包才能肩齐,能圆。 乌尼为细长的木棍,椭圆或圆形。上端要插入或联结套瑙,头一定要光滑稍弯曲,否则造出的毡包容易偏斜倾倒。下端有绳扣,以便于哈那头套在一起。粗细以哈那决定,一般卡在哈那头的丫性叉子中,上端正好平齐为准。乌尼一般由松木或红柳木制作。
(3)哈那:哈那承套瑙、乌尼,定毡包大小,最少有四个,数量多少由套瑙大小决定。 哈那有三个神奇的特性:
其一,是它的伸缩性。高低大小可以相对调节,不像套瑙、乌尼那样尺寸固定。一般习惯上说多少个头、多少个皮钉的哈那,不说几尺几寸。皮钉一般有十个皮钉,十一个皮钉等等(指一个哈那)。皮钉越多,哈那竖起来越高,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小;皮钉越少,哈那竖起来越低,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大。头一般有十四、十五、十六个不等。增加一个头,网眼就要增加,同时哈那的宽度就要加大。这一特点,给扩大或缩小蒙古包提供了可能性。做哈那的时候,是把长短粗细相同的柳棍,以等距离互相交叉排列起来,形成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小网眼,在交叉点用皮钉(以驼皮最好)钉住。这样蒙古包可大可小、可高可矮。蒙古包要高建的话,哈那的网眼就窄,包的直径就小;要矮建的话,哈那的网眼就宽,包的直径就大。雨季要搭得高一些,风季要搭得低一些。蒙古人四季游牧,不用为选蒙古包的地基犯愁,这样的房子是无论如何不能比拟的。由于哈那这一特性,决定了它装卸、运载、搭盖都很方便。
其二,是巨大的支撑力。哈那交叉出来的丫形支口,在上面承接乌尼的叫"头",在下面接触地面的叫"腿",两旁与别的哈那绑口叫"口"。哈那头均匀地承受了乌尼传来的重力以后,通过每一个网眼分散和均摊下来,传到哈那腿上。这就是为什么指头粗的柳棍,能承受二三千斤压力的奥妙所在了。
其三,是外形美观。哈那的木头用红柳,轻而不折,打眼不裂,受潮不走形,粗细一样,高矮相等,网眼大小一致。这样做成的毡包不仅符合力学要求,外形也匀称美观。
哈那的弯度要特别注意掌握。一般都有专门的工具,头要向里弯,面要向外凸出,腿要向里撇,上半不比下半部要挺拔正直一些。这样才能稳定乌尼,使包形浑圆,便于用三道围绳箍住。
(4)门:哈那立起来以后,把网眼大小调节好,哈那的高度就是门框的高度。门由框定。因此蒙古包的门不能太高,人得弯着腰进。毡门要吊在外面。
(5)支柱:蒙古包上了八个哈那要顶支柱。蒙古包太大了,重量增加,大风天会使套瑙的一部分弯曲。连接式套瑙多遇这种情况。八---十个哈纳的蒙古包要用四根柱子。蒙古包里,都有一个圈围火撑的木头框,在其四角打洞,用来插放柱脚。柱子的另一头,支在套瑙上加绑的木头上。柱子有圆、方、六面体、八面体等。柱子上的花纹有龙、凤、水、云多种图案。王爷一般才能用龙纹。
2.苫毡的裁制:由顶毡、顶棚、围毡、外罩、毡门、毡门头、毡墙根、毡幕等组成。
(1)顶毡:顶毡是蒙古包的顶饰,素来被看重。顶毡是正方形的,四角都要缀带子,它有调节空气新旧、包中冷暖、光线强弱的作用。顶毡的大小,以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决定。裁剪时,以套瑙横木的中间为起点,向两边一乍一乍地来量,四边要用驼梢毛捻的线缭住,四边和四角纳出各种花纹,或是用马鬃马尾绳两根并住缝在四条边上,四个角上钉上带子。
(2)顶棚:顶棚是蒙古包顶上苫盖乌尼的部分。每半个像个扇形,一般由三到四层毡子组成。里层叫其布格或其日布格。以套瑙的正中心到哈那头(半个横木加乌尼)的距离为半径,画出来的毡片为顶棚的襟,以半个横木画出来的部分为顶棚的领,把中间相当于套瑙了么大的一个圆挖去,顶棚就剪出来了。剪领的时候,忌讳把乌尼头露出来。苫毡的制作讲究看吉日。裁剪的时候,都分前后两片,衔接的地方不是正好对齐的,必须错开来剪。这样才能防止雨水、风、尘土灌进去。里层苫毡子在哈那和乌尼脚相交的地方必须要包起来,这样外面的毡子就不会那么吃紧,同时也使蒙古包的外观保持不变。
顶棚裁好后,外面一层周边要镶边和压边。襟要镶四指宽、领要镶三指宽。两片相接的直线部分也要镶边。这样做,可以把毡边固定结实,同时看起来也比较美观。
(3)围毡:围绕哈那的那部分毡子叫围毡。一般的蒙古包有四个围毡。里外三层,里层的围毡叫哈那布其,围毡呈长方形。
裁缝围毡的时候,比哈纳要高出一乍。围毡的领部要留抽口,穿带子。围毡的两腿上也有绳子。围毡外边露出来的部分要镶边和压条。东北围毡和东横木相接的地方用压条。有压条的围毡要压在没压条的围毡上面。围毡的襟没压条,也不镶边。
(4)外罩:外罩用蒙古语叫胡勒图日格,是顶棚上披苫的部分,它是蒙古包的装饰品,也是等级的象征。
裁缝胡勒图日格的时候 ,其领正好和套瑙的外圈一般大。胡勒图日格的腿有四个,和乌尼的腿平齐。外罩的襟多缀带子。它的领和襟都要镶边。有云纹、莲花、吉祥图案,刺绣的非常美丽。胡勒图日格的起源很早,从前一般的人家都有,后来才变成贵族喇嘛的专利。
(5)门:门,原指毡门,用三、四层毡子纳成。长宽用门框的外面来计量。四边纳双边,有各种花纹。普通门多白色,蓝边,也有红边。上边吊在门头上。门头和顶棚之间的空隙要用一条毡子堵住,有三个舌(凸出的三个毡条),也要镶边和纳花纹。
3.制作带子和围绳:蒙古包的带子、围绳、压绳、捆绳、坠绳的作用是:保持蒙古包的形状,防止哈那向外炸开,使顶棚、围毡不致下滑,在风中掀起来。总之,对保持蒙古包的稳固坚定和延长寿命都有很大的关系。
(1)围绳:围绳是围捆哈那的绳子,用马鬃马尾制成。分内围绳和外围绳。把马鬃马尾搓成六细股,三股左三股右搓成绳子,再用二、四、六根并排起来缝成扁的。这种围绳的好处是能吃上劲,不伸缩。内围绳是蒙古包立架时,在赤裸的哈那外面中部捆围的一根毛绳。哈那的压力很大,内围绳的质量一定要特别结实。内围绳一旦断裂或没有捆紧,哈那就会向外撑出来,套瑙下陷,蒙古包就有倒塌的危险。外围绳捆在围毡外面,分上、中、下三根。围绳的颜色有的搭配得很好,搓出来是花的。外围绳不仅能防止哈那鼓出来,还能防止围毡下滑。
(2)压绳:压绳也叫带子,分内压绳和外压绳。立架木的时候,把赤裸的乌尼横捆一圈的绳子叫压绳。内压绳蒙古包内有四或六根,也用马鬃马尾搓成,较细。这些压绳和乌尼压绳一样粗细,防止套瑙下陷或上翘,是蒙古包顶保持原来的形状。
外压绳分为普通八条压绳、网络带子和外罩带子三种。普通压绳比内压绳要粗,外压绳用在苫毡的外面。前面四根,后面四根。网络带子和普通压绳不同,套在顶棚上,从包四周流苏一样垂下来。尤其是顶棚襟边的制作更为精致,垂下来缝压在围毡上。外罩带子是有外罩的蒙古包才有的。有外罩的毡包不用其它外压绳,外罩本身就起了包顶压绳的作用。外罩与其说是苫毡,不如说成是压绳更准确。外罩脚上、领上钉的带子,将顶棚的襟、锅捆压得更妥贴,大风吹不起来。
(3)捆绳和坠绳:捆绳是把相邻两片哈纳的口绑在一起,使其变成一个整体的细绳,用骆驼膝盖上的毛和马鬃马尾搓成。坠绳是套瑙最高点拉下的绳子。蒙古人对这根带子分外看重,用公驼和公马的膝毛或鬃尾搓成。大风起时把坠绳拉紧,可以防止大风灌进来把毡房吹走。
4.哈雅布琪:哈雅布琪,是围绕围毡转一圈将其底部压紧进行封闭的部分。春、夏、秋三季主要由芨芨草(枯枝)、小芦苇、木头,冬天用毡子做成的。暖季的哈雅布琪是卷成一个圆棒形的,无风天折起来放好,有风时围上。冬天用的哈雅布琪是用几层毡子摞起来做的,上面纳有花纹。



蒙古包的搭盖



1. 立架木:
(1) 围哈那:立架木时首先圈围哈那。在选好的包址上选定放火撑的地方(蒙古包的正中),将套瑙纵木向北放在这里(连接式套瑙平躺,插椽式套瑙扣下)。将门框门头迎东南立起来。如果是有柱子的大包,则要首先放下圈围火撑的框木,把柱子立在框木的四角。圈围哈那从西南开始捆绑,把相邻两片哈那从头开始捆紧。哈那全捆完以后,立起门框,把留在哈那两边的口和门框(有时是门框两边的立木)捆在一起。然后用内围绳捆哈那。门框的东西立木上,各有四个双孔。捆内围绳的时候,把一头从西立木最上面的孔里穿过来,在哈那上挽个疙瘩,从哈那的上部围过来,不要揪紧,从东立木上面的孔里把另一头穿出来,虚挽在东哈那片上,等架木全拴好后抽紧。

门的中心位置,以正北哈那的中间与门头垂直的纵线为门的正中。从门上往前望时,不能正对山尖、峡谷、沟壑。宜对山背或平滩。但也不能正好对正,须向左右稍偏。据说是为了躲开山水神的眼睛,避免各种伤害。定好门后,去掉哈纳上的毛刺。哈纳头要对整齐,对齐以后,门头和哈纳要一般高。
(2) 立套瑙:立套瑙时,要使套瑙上的纵木(南北向的)对正北方向举起,使纵木北端正对哈那正北中心,南端与门头正中垂直。在从门两边开始,或从北面正中向两边开始插乌尼,固定的时候乌尼脚上的环儿挂在哈纳里面的头上。
(3) 调整架木:蒙古包的形状美不美,全在架木的调整上。调整架木的三种办法是
一.站在哈那的正北,看哈那的正中、套瑙的纵木、门头的正中在不在一条线上。这样包内的空间才能匀称,形状浑圆美观。
二.在离包十来步,或门外正北,从各个方向看哈那平滑不平滑,平整不平整。哈那的头要完全在一个水平线上。再看看乌尼腿挂在哈那头上以后,是不是拗着(拧劲,别扭)。
三.决定蒙古包搭得高一些还是低一些,要调整哈那的网眼。网眼大小均匀,搭出的蒙古包才匀称美观。一般来说,春秋风大,包要低一些;夏天雨大,包要高一些;冬天适中。包住久了,一般自然趋于低平。毡包能保持原来的形体,关键在于内围绳要系牢,经久耐用,不断不松。包的寿命也会延长。
接着捆包内的四个压绳。捆压绳的时候,要看套瑙圆不圆,使包顶保持浑圆的形状,并使其固定下来。最后,为固定套瑙、乌尼,要在坠绳上拴些重物,将其拉住。
2. 盖苫毡:
(1)冷季盖苫毡:冬营地上盖苫毡,最先苫顶棚(即围绕套瑙外圈,把乌尼--包顶苫住),多为三层。顶棚放好以后再苫围毡,这样主要是为了保暖;压住顶棚的襟再放围毡,可以使包内不透风,所以能保暖。
用围毡圈围苫住哈那,就叫苫围毡。苫围毡时,在上风头的那片要压住下风头的那片的口子,其襟(下部)要扫地。要用顶棚的襟把围站的上部包住,两片围毡抽口上对在前面的两个绳头要系住,而后先苫东北边的围毡。东北围毡前面的口和东横木对齐,压住东南方围毡的口子。两片围毡上面抽口的部分,一定要互相交叉缝好。最后用西北面的围毡把西南面围毡、东北面围毡的口子压住。这样就把围毡固定好了。所有围毡上部都把哈那头包住,用抽口上的绳子抽紧,正好贴紧如伞般的乌尼。下部把哈那腿苫住缝好,内顶棚苫好,再放中间的顶棚,中间的围毡。苫外面的苫毡与前两层的不同处在于:先苫住围毡以后,要捆中间的那股围绳,而后苫顶棚。顶棚苫好,用两片顶棚的带子把顶棚固定好。
(2)暖季盖苫毡:暖季盖苫毡与冷季盖苫毡的不同处在于
一.围毡苫的靠上,因为暖季雨水多,地潮,会把围毡下面沤烂。同时也能通风,使包内凉快。
二.围毡苫在里面,先盖围毡,后上顶棚。这样雨水在大,也不会流进包内。
三.暖季苫毡薄。两层或一层围毡、两层顶棚就可以了。这样热天不仅凉快,下雨也干得快,防止毡子沤坏。
3. 捆带子和围绳:捆带子和围绳,可以使毡包保持原型,哈那不外炸,顶棚围毡不下滑。使蒙古包富有生气,看起来美观。
(1) 捆带子
其一,顶棚的四根带子叫四根基本压绳。后顶棚有八根带子:西领一、中间二、脚一压捆在东南面(脚上那根拴在哈那腿上),东领一、中间二、脚一压捆在西南面(脚上那根拴在哈那腿上)。这样,除了两根腿上的带子,西面和东面这三股带子,正好在套瑙前面门头上面,交叉出吉祥图案。前顶棚有四根带子:领二、脚二压捆在后面。前顶棚的边,被后顶棚压着,所以中间的带子不具备向后压的条件,也就不钉这两根带子。后顶棚中间钉有向两边的带子,所以蒙古包的背面也和前顶一样有八根压绳,六根也同样互相交叉出吉祥图案。所有顶棚上的带子都从中间围绳下面掏过去,这样做不仅能揪紧中间的围绳,也能抽紧带子本身。
其二,网络带子是将顶棚的襟(下部)普遍网络捆压的带子。在顶棚下面压边的毛绳上缀许多环扣。网络捆压的时候,将顶棚的四根基本压绳捆压以后,用搓得很紧的细毛线 ,从环扣上向上围绳掏过来,一片一片网络成吉祥图案。这样,就可以防止大风把苫毡刮走。
其三,外罩上钉的许多带子叫外罩带子。可以压住顶棚的下面和围毡,不仅可以防止大风,也可以增加毡包的庄严气氛,并且起着装饰作用。
(2) 捆围绳
先捆中部的围绳,再捆上面的围绳,最后捆下面的围绳。先捆中部的围绳,是因为许多带子都要从它上面穿套过来。围绳一定要从西面捆起,从整的那段开始,到东面留出头,拴时结个桃疙瘩。围绳一定要捆紧,不能越揪越松。压绳带子类一定要压在上、下围绳下面,从中间围绳上穿套过来。围绳兼有美化毡包的作用。
(3) 放顶毡
将顶毡对折,使其中两个直角相对,成为等腰三角形。相对的直角冲北,三角形的底边冲南,放在套瑙上。放顶毡讲究放正,不能偏斜。顶毡的前面一定要与套瑙横木前棱对齐。顶毡的中心和套瑙的纵线相叠。顶毡西边的带子跟套瑙横木西端对正拴捆。顶毡东边的带子跟套瑙横木东端对正拴捆。顶毡北边的两个直角,下面直角的带子,跟套瑙横木北端对齐拴捆。这三根带子跟围绳交叉掏压以后,从哈那腿上绕上来,在中间围绳上结个活疙瘩拴牢。顶毡北面上面直角上的带子活扣松松拴在中围绳上。需要关闭套瑙的时候,将这个带子一揪,等腰三角形上面的那个部分就会被揪过来,盖住前面的半个套瑙,毡包就被封闭了。开启顶毡的时候,讲究从包西顺时针扯带子。关闭的时候,讲究从包东顺时针扯带子关闭。



蒙古包内物品的陈设


蒙古包内陈设的根据,主要是继承了老祖宗敬奉香火、神佛的传说,同时也跟男女劳动的不同分工有关系。再则这种陈设形成的固定规矩所以能保持不变,还在于蒙古包的形状几千年来没有改变。
蒙古包的空间分三个圆圈,东西的摆布分八个座次。不仅八方都有安放东西的地方,正中还有安排香火(灶火)的地方,因此也可以说有九个座次。但是南面有门,不能放东西,如果不算座次的话,还是八个座次。
1. 香火:有学者认为,香火(灶火)布局在座位正中,根古代的火崇拜有关。架木覆被以后,最先安放灶火(支火撑)。决定蒙古包的核心香火位置在哪一点时,按坠绳垂下来正对的地方,就是支放火撑的中心点。火撑的四条腿,要使两两的连接线正与套瑙的纵木平行。火撑外框放置的时候,以火撑为中心,四周的距离要相等,而后安排出门口的地板。火撑古代是青铜的,有三条腿。后来变成生铁的,成四条腿。三条腿火撑出现以前,支三块石头生火。火撑和锅灶安放的时候,提倡放得端正,或可以向西偏斜,但决不向东南偏斜。这主要是怕福气冲门(东南)跑掉。锅盖的梁要对着套瑙横木,不能与它交叉。锅旁放茶壶和火盆。茶壶嘴冲着灶火,不能对着客人。
2. 铺垫:火撑支好,火撑圈放好后,在包内环形的空间里铺垫子。如包内无家具,垫子一直能铺到边。如果有箱柜、被桌(行李桌)等,家具下面不铺垫子。蒙古包的垫子有"毡包八垫"的说法。有四大主垫、四个三角垫子组成。四大主垫的前面紧靠火撑圈的四边,后边紧靠哈那的围墙。包内的空间是环形的,四大主垫铺下以后,就会出现三角形的空白,用三角形的垫子补齐。八个毡垫铺下以后,上面还可以放长方垫子,作为装饰,西边、北面一铺一对。
铺毡垫须看正反面。平时不看也可以,新盘上建包一定要正面朝上。
3. 靠墙摆放物品的八个位置:从正北开始,西北、西、西南方都放男人用的东西,相反的东北、东、东南半边都放女人用的东西。这种安排,与蒙古人男右女左的座次直接有关系,也与男女分工不同有关。不是封建主义重男轻女的反应。
(1) 神位:西北面放佛桌,上面放佛像和佛龛。佛像有时装在专门装佛爷的小盒中。 佛龛中主要安放佛像,有时也在里面或上面放经书或召福的香斗、箭等。佛龛前要放香烛、佛灯、供品、香炉。佛龛平时不开,佛爷也不取出来。供奉佛爷或正月的时候,要将佛爷请出来,在怀前举灯敬香,供奉食品。扯起一条或几条哈达,从乌尼上吊住,上面悬挂彩带流苏之物。本来,黄教的佛像应供奉在正北方。因为蒙古族一直以西北为尊,古代的神物一直供奉在西北。黄教进来以后,便在西北供奉起佛爷来。
(2) 男人用品摆放位: 蒙古包的西半边,是男人用品摆放的位置。新包赞词中"打开西面箱子看到:猎物、纸笔、书帐、征战用品、摔跤服都有"就可以证明。套马杆上的套索也吊在同样的地方,凡是马鞍具,都怕人从上面跨越。套索凡人践踏过的地方都不能放,这也说明蒙古人对马的热爱。现在蒙古包内刀或枪都要挂在西哈那上,刀尖或枪口冲门,这也是古代习惯的延续。
(3) 马鞍具摆放位:蒙古包西南酸奶缸的前后,哈那的头上挂着狍角或丫形木头做的钩子。上面挂着马笼头、嚼子、马绊、鞭子、刷子等物。挂时嚼子、扯手等要盘好,对着香火,好像准备拿走似的。嚼子的口铁不能碰着门槛,挂在酸奶缸的北面或放在马鞍上。放马鞍的时候,要顺着墙根立起来,使前鞍鞒朝上,骑座朝着佛爷。如果嚼子、马绊、鞭子分不开,笼头、嚼子要挂在前鞍鞒上,顺着左首的韂鼻向着香火放好,鞭子也挂在前鞍鞒上,顺着右手的韂垂下去。马绊要挂在有首捎绳的活扣上。
西南面正好门后面不放东西,在靠后可以放酸奶缸之类。本来捣奶子是妇女的活,怎么放在西边?原来在蒙古人的历史上,挤马奶和做酸奶(也算马奶酒)是男人们的事。鲁布鲁克的游记(十三世纪)里就清楚地记述了这一点。
(4) 被桌摆放位:在佛桌和东北方放的箱子中间(北面),放着狮子八腿被桌。儿子要成家的时候一定要给做一张这种桌子。这种桌子,铺着专门制作的栽绒毯子,上绣三种样子的双滚边花纹,两头分别横放一个枕头,中间是新郎新娘的衣服被褥。新郎的枕头放在被桌的头部,新娘的枕头放在被桌的尾部。枕头向着香火,其面用四方的木头制作,用蟒缎蒙皮,库锦饰花(几层),四角用银子镶出来。新郎的枕头自家准备,新娘的枕头从娘家带来。
被桌上放衣服的时候,袍子的领口一定要朝着佛爷。袍子的胸部放在上首,男人的衣服放在上层,女人的衣服放在下层。一向叠垛衣服的时候,如放在北面,领口朝西,如放在西面,领口朝北,不能朝门,因为死人的衣服才这样放。
(5) 女人用品摆放位:紧挨被桌的东北方,是放女人的箱子(脚箱)的地方,一共一对,是从娘家用骆驼运来的,里面有女子的四季衣服、首饰、化妆品等用具。
(6) 食物奶(oem是什么意思?oem是指品牌拥有者不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自己控制着产品销售渠道。)食摆放位:毡包的东墙是放碗架的地方。碗架分好几层,可以放许多东西,各有各的地方:碗盏、锅灶、勺子、茶、奶等。放置也有规矩:肉食、奶食、水等不能混放,尤其是奶食和肉食不能放在一起。因为奶里混进荤腥容易发霉,对做酸奶不利。此外,也跟蒙古人崇尚白色有关。奶、茶要放在上面,水桶放在地上或碗架的南头。
盘碗中间最尊贵的是条盘(盛放羊背的),放在东边最尊贵的上首(靠北)。蒙古人家有三个福圈:家、院,野外共三个。家中的就是条盘。条盘放在东横木靠前,碗架上面或挂在哈那头上。除了主人外别人不能动它。一切口朝上的器皿一定要口朝上放置,不能倒扣。但是锅、筐、箩头三样东西,在外面可以扣过放置。家中最尊贵的是奶桶,不能乱扔乱放。这是因为先白后红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勺子、铲子、笊篱之类也不能倒扣,柄向着香火朝上放置。如果挂起来放置的话,面朝着香火。锥子、斧子放在碗架的下层。这两种东西是捣砖茶用的,时么时候也不能离开。另外茶是饮品之尊,所以捣茶的工具也不能乱放。
(7) 奶缸、水桶摆放位:毡包东南上放的东西,比起其他地方来说,能够随着季节作相应的变化。春天除放水、牛粪以外,把刚生的牛犊在这里拴一两个月。夏秋要增加酸奶缸,要盖泥灶支锅生火做奶皮子。冬天放水缸、牛粪、多出的火撑子。
门槛的东边不远,是么时候都放着狗食桶。东南近火撑的地方,放着牛粪箱子。不能从箱子上跨越,不能垂腿坐在上面。牛粪是生火的。无论从崇拜火来考虑,还是从尊重祖宗的香火考虑,进出时都要把袍子撩起来,不要让袍边扫着牛粪箱子。火剪子之类的东西碰到脚下,也要拿开,不能从上面跨越。
(8)辛门:门口铺木板,不放东西,只供人们出入。


蒙古包中作客及迎送礼节


1. 进出和迎送讲 究:
蒙古人来到别人家作客的时候,是很讲究文明礼貌的。到人家时,趋近浩特的时候一定要勒马慢行。如果打马飞奔,不但被视为不懂礼貌,还会让人笑话的。甚至看家狗也不耐烦,跑上去把他赶走。尤其忌讳骑马冲进浩特之中,或者从两家之间骑马穿过。从南面去人家的时候,男人要从西南绕到马桩跟前下马,女人要从东南绕到人家东北下马。不能从门前骑马横穿,更不能从门前奔驰而过。这种风俗就是表示非常尊重主人。但是在正月初几,却讲究雷厉风行、长驱直入。马蹄嗒嗒飞跑到马桩跟前才下马,这才被认为是吉利的。
客人除把马拴在桩上以外,可以把马绊在离包较远的地方,绝对不能直接拴在人家的蒙古包上,但可以把马拴在羊圈门上。不能再正南或正东下马。这与蒙古人崇尚马的习俗是分不开的。
如果是贵客临门,全家人都要出迎。随着狗叫声,孩子们首先跑出来,看完回去报告大人。除了那家的最长者,别人都要赶紧出来迎接。迎客的人自己要衣服整洁,围上头巾,戴上帽子。如果迎客之中有年长的人,客人要早些下马,拉着马走过去。如果客人是长者,迎客者要在客人下马时迎上去,把马牵过来替他拴好。如果有褡裢,要帮客人解下来。不论是客人或迎客的人,除了未嫁的姑娘未成年的孩子,都要向长辈一一屈膝请安。
如果是平常经常交往的人或者附近的孩子来到门上,家里的女人或孩子跑出来把狗看住,问好以后迎进家里就行了。如果外面来了人,家里的人不知道,客人就喊:"看狗!"或者咳嗽一声给个信号。不能冒冒失失闯入,或者敲人家的门,更不能从门头上向里窥探。如果出去倒灰或倒水的时候,正好碰上客人来,就要闪在毡包旁边,或者把东西放在门后,等客人进来坐好以后,再拿出去倒掉。
家里的人要参加战争、拉脚、打猎出走了很长时间的话,亲人们要迎出浩特,问道:"平安归来了吧?"。
特别尊贵的客人或高龄长者登门,主人要迎到马桩跟前请安以后,把他从马上扶下来,替他将马牵了,放松捆肚,把扯手挂在马鞍上,替 他拴在马桩上,或者用马缰把前腿绊好放开。如果主人与来客辈分相当,只在门口迎候就可以了。如果主人年事很高,就不必出迎,可以在家等侯。客人进家以后再站起来,或者跪起一条腿迎客就行了。
客人在马桩上下马以后,要一边向蒙古包走,一边和主人相互问好,端庄稳重地径直走进毡包。特别是老年人要清清嗓子,从容而有风度地走进毡包里去。如果带着褡裢,应该把它拿在左手上。让老年人走在前面,自己跟在后面,不能抢在老年人前头。如果并排走路,为小的要走在为大的左边,用右手从左边搀扶着走。进门的时候,态度应端庄严肃,切忌被操着手或打着口哨行进。这样大家会认为不尊重别人、骄傲自满、行为轻浮。如果在人家的棚圈门口下马,就可直接走进毡包。如果在住宅的西北下马,一定要从西面绕到毡包门口,不能从毡包东面进去,这是蒙古人以西为上而形成的习惯。在则不能从主人放的东西上面跨越,一定要绕开,这是为了避免冲掉主人的时运。如果看到主人门口挂着红布条之类的东西,说明里面有产妇或病人,不能进去。如果大天白日盖上顶毡,更不能进去,因为说明家中有人死了还没有出殡。
蒙古人平素或喜庆吉日,进别人家以前都要把帽子、扣子、腰带等收拾齐整,将袖子、刀鞘、下摆放下来。免冠或赤头进家被视为大不敬。敞着前襟领口进家对主人不礼貌,所以一定要把领子扣好。进包时要把随身携带的东西如马绊、笼头、缰绳、套索、绳子等放在外面,不能带进蒙古包。
进家的时候,还忌讳把武器弹药带入。拿着它进家,等于把枪口对准主人,主人自然十分忌讳。骑马或骑骆驼的人来了,不能把鞭子带进毡包,要把它夹在包外西南的衬毡里,或夹进蒙古包上面才能进家(骑马的人也可以把鞭子挂在马鞍上)。
客人到门口的时候,一定要最长者先进。家里人不能从门缝向外窥探,或者与客人交臂而过。主人站在门口向客人问好,把门帘或毡门撩起,右手掌向上摊开,左手臂屈回来,手掌向上靠近心的部位,腰一躬说一声:"请您光临!"让客人进包。主人如果比客人年长和年岁仿佛,客人要谦让主人先进包,不过让来让去,还是客人先进去。
掀毡门、迈门坎时、要分先后、尊卑。蒙古包毡门的东面是里首,西面是外首。进蒙古包的时候,只能从里首进,不能从外首进。近代蒙古包才安上木门,蒙古语叫"哈勒嘎",木门只能从西开门。但蒙古人还按过去的老规矩,按门槛的左右来分宾主的位置。
客人进家的时候,要一一向比自己辈分大的人问好。客人进门的时候,主人如果来不及扎上腰带,也一定要扣住蒙古袍的三个钮扣,不可敞着襟怀迎接客人。进来的客人如果是长者,主人应当站起来迎接。 客人来到主人家,一般应当从容就坐,吃饱喝足再辞行。如果客人特别忙,有事来到主人家门口,不进家走掉是不礼貌的。一般的进家把事情讲清楚,尝过奶食再走。起行之际,长辈不动晚辈不得先动。长辈动身的同时,晚辈客人和所有家人一起站起来,由晚辈在前导引出门。出门时不能从当头正面左右穿行。坐在西面的客人,沿着西边离灶火远一点稳重地往出走。坐在东面的人,要小心翼翼地提着袍襟,从火撑圈的东面出门。不能让袍襟扫着水桶、牛粪箱子之类,也不能践踏火撑木框、火剪等物。如果家长年事过高,也可以不站起来,对客人表示"坐送"即可。客人出门的时候,女主人要把勺头和锅分开,否则据说对活计有碍。出门时不能背对着灶火和长辈,要退着或斜着出来。从门的东面缓缓撩起毡门,脚不要碰着门槛出来,再把毡门慢慢放下。如果是贵客或长者,主人一定要先出来为他们撩起毡门。
不论什么客人出门,家人一定要先出来为他看狗并送行。尊贵的客人,一定要送到马桩上,甚至要送得更远。由于被送的客人不同,送行的规模也大小不等。送者要说:"赛音雅布!"(意为:"走好!")把右手向上举起来,或者把两只手掌先向客人举起又举向自身,欢迎客人再来。临走的客人要向主人表达感激的心意,说句祝福的话:"赛音苏!"(表示生活得好,身体健康)而后慢慢走开。
在通常的情况下,客人离开时,先缓缓而行,逐渐加快速度。送客者要站在那里,目送客人很远,再把狗放开。一家之主或子女、亲戚要去远方的时候,家中的长者或女主人要朝着他们的背影献洒鲜奶,祝福他吉祥而去平安归来。女客人要走时,女主人和姑娘们牵着马,与客人一起慢慢边走边唠,送出很远才返回去。
2.座次座法的讲究:
蒙古人自古以来,对于蒙古包内的坐位,有着很清楚地划分。很古的时候,男人坐在西面,女人坐在东面。当时东面是尊位。古代蒙古族与别的种族一样,有过一个母权制的氏族社会时代。那时的人把太阳升起的地方看得特别神圣。因此便把东方让给了占统治地位的女性。社会发展到父权时代,又把西方当成尊位。这样虽然男女座位没变,尊卑关系实际已颠倒过来,男人们按着辈份高低,岁数大小在西面由上向下排座。女人也如此。
蒙古包的正北方,为一家之主的座位。父亲如年事已高,就要把家里的权力交给已经成家的儿子,让他坐在正面,自己坐在西北面。如果父亲早逝,儿子不论大小,母亲也要让他坐在正面。蒙古包的门口不坐人,尤其是客人。只有人多时,让孩子们暂时坐在那里。
客人中,年长者一定越过套瑙横木以北就座,普通客人和年轻人则不能越过套瑙横木以北。主人如果请上做的话,则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就要上去坐在正北。一般不坐在西北面,这是表示尊重那家的神佛、祖先、香烟、门庭。女性来客,从东面绕过灶火坐在东北面。长辈女客要越过套瑙东面的横木就坐。来客如果是喇嘛,要坐在西北佛桌前。但都不能横切套瑙纵木而过,以表示对主人门户的尊敬。如某种机会,叔叔和舅舅坐在一起,舅舅应坐上首,这可能是母权制习俗的遗风。出嫁的姑娘回娘家,母亲要遵女儿上首落座,因为女儿以成人家的人,所以要当客人看待。
婚礼上的座次与平时不同,男方亲朋坐于包西,女方亲朋坐于包东,依年龄辈份等顺序落座。主婚人坐在正中。
在蒙古包中如何就坐,主人家不论贫富、尊卑,历来被看作是大事。包西就座者,应屈左膝,包东就座者,应屈右膝。主人看见客人进来以后,也要采取这一坐势,以表示彼此尊重。单腿盘坐压根就是表示友好、礼貌的坐法。孩子、青少年在老人跟前,都要这样坐。女人在客人面前,一般采取一蹲一跪的姿势,以表示对客人尊重和友好。客人向主人问好寒暄后,尝过鲜奶,才可盘腿大坐。节日、婚宴上全是单腿盘坐。主婚人放话,大家才可盘腿大坐。
盘腿大坐是一种自由而讲究的坐法,一般长者采取这种坐势。晚辈人征的长辈同意后,才可这样坐。孩子们平素在自己家没有客人时,也可盘腿大坐。但是女人从来不能这样就坐,这是由尊重客人、长者、丈夫的习惯形成的。不论什么人,盘腿大坐的时候,都忌讳脚掌朝着佛爷或宗长。
在佛爷、祖宗面前或祈祷的时候,要采取跪坐的姿势。正月向父母、长辈拜年的时候,要展开袍襟下跪。其它场合一概不跪,平时少年跪坐可不予理睬。在蒙古包里坐久了,可以把腿伸出来坐一坐。但在婚宴上或去别人家拜年时忌讳这样坐。伸腿时要朝包西南或东边,不能冲着佛像、灶火或别人。更不能在客人面前脱靴子。
斜坐、蹲坐、叉腿坐都不是规矩坐势。尤其是叉着腿坐令人耻笑。家里也忌讳蹲坐。俗语说:"累也不能拄鞭子,忙也不能蹲下坐。"来客不能蹲坐,家里人也不能蹲坐。 客人进家落座的时候,要端庄谦和,袍襟要平展,不能叉腰、伸腿或倚物斜坐,否则被视为不恭。主人不能把锅勺弄得山响,也不能打骂孩子或打猫骂狗。
客人进包,不能从任何人前面走过,征得同意后,从对方背后走过。出去的人看见脚下有帽子或家具,拿起来放在高处,也不能踏人袍襟。客人回来后仍入原位坐定,不能交换座位。
婚宴上的坐法更加严格。没有取得主持人的同意,不能互相交谈、出入、敞开衣襟或倒坐。坐的时候,不能扎紧腰带把蒙古袍掖起来。宴席进行中想出去,男人要说:"看看马就来。"女人说:"挤马奶的时间到了。"主持者同意之后才能出去。出去的人回来以后,要告诉主持者"回来了",而后入座。婚礼上的这些规矩,谁要违犯一项便要罚酒。
3 .下 榻 就 寝 的 讲 究 :
蒙古人平日在自己家睡觉,主人同他妻子睡在北面,家中长者睡西面。如果睡不开,需要在东面睡的话,一般让女人睡。客人来了以后,要把最好的地方让给他们睡,即睡在北面和西面。自己人瞅个空隙,睡在边上或东面。老年客人、尊贵客人、至亲长者、官宦之人睡在北面,普通客人睡西边。东边一般不让客人睡,一是尊重客人,二是女人们早晨起来生火方便。门口是出入之道,谁都不能睡。
就寝时不论客人家人,不能将脚伸向佛爷、灶火、也不能伸到别人头上。无神佛时,大家可以一律头朝灶火,这是由于蒙古人自古以来崇尚火的习惯所决定的。
蒙古人从来不在白天大铺二盖睡觉。为了消除疲劳,需要小睡的时候,可以靠着包边,和衣而卧。
牧民一向晚睡早起,当东方黎明,晨鸡初嘀,牧马人便去牧马,牧羊女便去挤奶。晚上,火撑上炖着肉,男人拧马绊、笼头,女人逢衣做袍,孩子玩羊拐,老人们叙话,直到夜明星上来方吃饭睡觉。来客、长者、主人睡后,其余家庭成员才可入睡,不得先于客人而睡。客人就寝时摘帽的工夫,家人将帽子接过,方在西北上位(头附近)。客人脱下袍子,盘起腰带,卷个团儿,放在枕头下面。脱下靴子,靴脸朝灶并排竖放。也有枕靴而寝者。这些礼俗,不限于客人,家人也有。可能跟长期游牧和战争环境有关,如夜间突然下雨刮风,狼闯入羊群,马被突然套住,或打仗开火等种种不测之事发生,能够很快穿衣着靴系带戴帽,不致措手不及,败于无备之中。
早上客人一起来,主人便问:"睡好了吗?"介绍当天的气候如何,便开始接谈。客人也要说:"睡好了。"以表达感激之情。




蒙古包的迁徙



1 . 游 牧 与 迁 徙 :
蒙古人的游牧,有大小不同的两种。小游牧是在固定地盘上四季轮牧。大游牧是赶着牲畜离开家园,进行几千、几万里的大迁徙。蒙古人的大游牧的迁徙方式,一直延续到北宋末期。满清皇帝对蒙古各部实行分而治之政策以后,就剩下小游牧这一种游牧方式。它既是蒙古人社会生活的一种模式,也是一种牧业生产方式。这种迁徙方式,只有在社会秩序比较稳定的条件下才能存在。蒙古人迁徙的主要载体是牛车,此外还有驼车、马车、驼驮、马帮等等。
迁徙要选择晴天丽日进行。如去的地方不远,黎明时分就动手搬迁,日头朗照的时候已经到了新盘上。一家之主在搬迁之前,要跟邻近的长者商议,搬到那里合适,什么地方下盘。搬迁的头一天,要准备好车辆,把家具收拾停当。
2.蒙 古 包 的 拆 卸 :
蒙古包的拆卸顺序,与搭盖正好相反。把苫毡的带子、围绳的活扣解开,外面三层围绳去掉,一根一根盘好,放在牛粪筐里。拆卸蒙古包的时候,首先要把顶毡取下来,抖落上面的尘土,放在包北较远的地方。再从顶棚开始拆卸。先从上面的那层开始,然后先取后面外层的顶棚,后取前面外层的顶棚。打过土后,将带子放在里面,把顶棚左右两边对折起来,再将上面的部分折回来。取下顶棚外面的毡子以后,把围毡上面的围绳解开,把西北、东北的围毡取下,竖着折起来卷放好。苫毡全部取下来后,开始拆卸蒙古包的架木。最先取得是套瑙,先将压绳解开,把内围绳稍放松以后,套瑙才能取出来。然后把乌尼取下来。拆卸哈那时,先将拴在每一个哈那口子的绳子解开。哈那拆下缩小后,叠在一起,这样捆扎也很方便。哈那的拴绳解开以后,从西边开始卸哈那,最后把门框取下。
3.蒙 古 包 的 运 载 :
蒙古包迁移的时候,一般用牛车或骆驼驮运。搬迁的时候,佛像、顶毡、毡门、套瑙一定要走在前面。把箱柜、哈那、乌尼捆成长方形状,上面再放木门、毡门,在上面是套瑙,套瑙的上面是顶毡包裹的佛像。
牧民搬家的时候,邻里都要来帮忙,将毡包等装捆到车上以后,把热茶、奶酪、饼子拿到蒙古包的原址上,为他们送行。最先走的是佛像和套瑙,驼驮行动以前,牵驼的女人开始穿衣。这家的尊长为她鞴马。女人牵上驼驮以后,绕着蒙古包的旧址,从东向南,顺时针转一圈,再上马离去。这家尊长在毡包的旧址上穿好新袍,骑马跟在驼驮的后面。主要是看看驮子是否倾斜、是否有东西掉下。小畜总是在最后,由老人和孩子赶着前进。
蒙古包运走以后,要把原址打扫干净,牛练绳下面的粪便要清除,春秋季节一定要把火种扑灭。
4.迁 徙 中 的 礼 节 :
搬迁的途中,要是碰上住户,这家的人们要给奉献迁徙之茶。应有女主人熬好新茶,连同盘子里的饼一起敬上,并向搬迁者祝贺。双方道别驮子启程以后,这家人要从后面把剩下的茶洒在路上,祝福他们一路平安。
搬迁途中遇到的行人,一般从搬迁队伍的左面交臂而过,从老人开始一一问安。同时把左脚从马镫抽出来,互相寒暄着走过,以此来代替下马问好。
搬迁中遇上敖包,还要说一些吉利的话。而且把哈达系在敖包上,顺时针绕三匝而去。这种风俗,可能是古代自然崇拜的产物。
快到新址的时候,这家尊长要先跑过去,把一个签子插到早已选好的包址上。驼驮一到他便迎上去,把女主人的马鞍取下来,放在新址东边夫妻将要睡觉的床脚,一直到搭盖完蒙古包才挪开。这是尊重妇女的一种形式。在新址上插签子的时候,要在灶火所在的地方,放一块支撑火撑子的石头。但忌讳在别人搭过包的地方再插签搭包。
5.新 包 宴 :
搭盖新包后,在新灶上举火,准备丰盛的食品,请左邻右舍来喝茶。来客将礼品呈上后,将哈达拴在坠绳上,有一位年迈的祝颂人,手捧哈达和盛满鲜奶的银碗,高声吟唱《蒙古包祝词》。说唱祝词的时候,要用鲜奶冲着套瑙、乌尼、哈那忌洒,或者用绵羊头、四根大肋、胫骨、尾骨等扎在红柳棍的一端,以鲜奶为装点,向套瑙、乌尼、哈纳指点一下表示祝福。祝词说完以后,要把上述食品各取少许,作为"德额吉"(食物的上品)献在火中,将羊头放在套瑙的东西横木上,把奶酪在坠绳上夹三天。毡包的祝词各地不同但十分丰富,既有传统浪漫的部分,也有现实的描述。既有古老历史的遗痕,也有当代新增的部分。有固定的套路,也有即兴发挥,是非常富有艺术性的。




蒙古包的诸忌



1. 毡 门 和 顶 毡 的 忌 讳 :
进蒙古包不能踩门槛,不能在门槛垂腿而坐,不能挡在门上,这是蒙古包的三忌,这种风俗自古就有。进别人家的时候,首先要撩毡门,跨过门槛进去。因为门槛是户家的象征。踩了可汗的门槛便有辱国格,踩了平民的门槛便败了时运。所以都特别忌讳,令行禁止。后来这种法令虽然成了形式,但不才门槛一事,却因为每个人都自觉遵守而流传下来。只有有意跟对方挑畔、侮辱对方的人,才故意踩着人家的门槛进家。
尊重主人的客人,不但脚不踩门槛,连毡门也不能从正中而入,而要轻轻地撩起祥云帘子,从毡门的东面进去。把右手向上摊开,用手指头肚而触一下门头,才能进去。这样做的用意是祝福这家太平吉祥。
平时为了尊重门户,不但脚不踩门槛,手不抓门头,连顶毡也不能随便触动。在苏尼特嘎林达尔台吉的传说中,就写着"不可触动顶毡、灶台、有顶的帽子"等字句。蒙古包的帽子就是顶毡,所以不许随便触动。早晨拉顶毡的时候,用右手拉住顶毡带子,从胸前转一圈(顺时针)转到西面拉开。晚上盖顶毡的时候,用右手在胸前转一圈,拉回到东面。顶毡晚上盖住,白天揭开。白天只有刮风下雨才盖上顶毡。平素晴天丽日,忌讳盖上顶毡。只有家里死了人,才把顶毡盖上,或者把顶毡的三角向天窗垂下来。
2.灶 火 的 忌 讳 :
蒙古人最尊重灶火,把它看得比什么都珍贵。来家作客的人,别说踩进灶火的木框里,就是木框本身也不能踩。前后出入的时候,要把袍襟撩起,生怕扫住灶火的木框(火撑外面的木圈)。支火撑、坐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倾斜。还忌讳向灶火洒水、吐痰、扔脏物,不能在灶火的木框上磕烟袋,火撑上更不能磕烟袋。更忌讳向灶火伸腿,把腿伸到火撑上烤火。不能把刀子等刃具朝着灶火放置。要把剪子、切刀装进毡口袋里,夹在蒙古包的衬毡缝里。忌讳用刀刃捅火、用刀刃翻火、用刀子从锅里扎肉吃、用刀子在锅里翻肉。
尊敬灶火的起因,可以从几方面解释。考察灶火(香火---高勒木德)一词的古义,指祖先留传下来的家庭用火,高勒木德一词的含义,是指主要的木头、柱子、横梁等。与此相关,我们的祖先曾经供奉过火神与祖先的灵魂,这就是尊重火的历史原因。我们的祖先不仅很早就回用火,而且差不多同时就开始祭火。
从祭火的祝赞词中可以看到,蒙古人祭火是成吉思汗留传下来的习俗。某一家的香火总是由那家的季子继承,尊敬那一家的香火实际上就是尊重那家的主人。
3. 坠 绳 的 忌 讳 :
坠绳,就是栓在天窗正中用来固定蒙古包的拉绳。拉绳的带子夹在蒙古包东横木以北第四根哈那头上搭的乌尼里。坠绳先从套瑙和乌尼之间垂下弓形的一截儿,再将其端从乌尼旮旯里穿进去,在乌尼上打一个吉祥活扣掏出来。如果刮起大风,就可以把拉绳一下揪出来,固定在地上栓牢。春秋季节刮起大风或羊角风的时候,用力把拉绳揪住,或者把他固定在外面北墙根的桩子上,可以防止蒙古包不被风刮走。在掖坠绳的时候,垂下来的部分长短要适当,一般以站起来不碰头、伸手能够着为好。蒙古人认为坠绳是保障蒙古包安宁、保存五畜福分的吉祥之物。没有坠绳的蒙古包不存在,没有坠绳就不能算蒙古包。出卖大畜的时候,要从鬃、尾、膝上拔一小撮毛拴在坠绳上,这就是要把牲畜的低福留在家里。出卖小畜的时候,女主人要用袍子的里襟擦它们的嘴,就是要把牲畜的低福留在里面的意思。男方到女方家娶亲的时候,要把一庹长的缎哈达作为五畜的礼物,搭在对方的坠绳上。坠绳是一种家户生存、五畜繁衍的吉祥物,所以非常珍贵,外来人不能用手去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