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之行——问道之旅-利来w66国际

        成都之所以吸引女儿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小吃,成都之所以打动我们是他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姿态。

        去成都之前,是抱着被热死晒黑的心态去的,结果一周都是阴天,天气竟然不那么热。刚出地铁站阴沉沉的天气,让成都显得有点土旧,到达在网上预定的位于青羊区的酒店,觉得成都不过如此吗。

        晚上首站去到宽窄巷子,那种不同就体现出来了。感受到古老的建筑群别于我们山西建筑的新奇和美感,具有川西风格的庭院形态也基本保留,建筑构件比山西的更精细,从窗扇、雀替、垂花柱等细节上再现了老成都的生活韵味。有人说宽巷子是一条有着老脸庞的怀旧地带,窄巷子是小资情调的延长线……人声鼎沸,熙熙攘攘,过往的浪漫和清幽被成千上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外国人很多)所打破,文化旅游就是这样的矛盾体,出名以后更甚,大家都品尝着各色成都美食冰粉,冒烟的冰激凌,兔头,伤心凉粉,汤圆,各种烤串,抄手,鸭肠……真是觉得没有什么是成都人不敢吃的,明明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偏偏又吃的很精致很含蓄,小小的浅浅的一碗。(兔头我是绝对不敢尝试的,每每看到兔头我都能想到贾静雯演的剧“你怎么可以吃兔兔”)除了吃的喝的,老手工艺银饰品,木制品,丝绸制品这些有年代感的手作也比比皆是。

龙抄手酸奶这样的院子比比皆是

        第二天去大熊猫繁殖基地,地铁站的出口有明确的指示牌和引导人员不厌其烦地告诉前往咨询的游客怎样去熊猫基地。出了地铁站不到一百米直达公交车就有序地停在路边,志愿者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游客扫码购买门票,把景区门外拥挤购票的压力前置分解,真不愧是旅游大省,这样的做法值得很多地方学习借鉴。熊猫基地完全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动物园,在那里熊猫是高贵的主角,大型、中型、小型熊猫分别有它们的别墅和活动场所,待产的妈妈有月亮产房和太阳产房,熊猫医院,熊猫邮局……天公作美,阴天,零零散散的熊猫都在别墅里进食,打闹,把脑袋埋在树干上睡觉,坐着,躺着吃竹子的熊猫就像一个个大宝宝,安静而可爱*^o^*。能不能看到熊猫的户外活动纯粹靠运气,如果有大太阳,熊猫就不会出来活动。我们有幸看到了熊猫爬树,吃竹子,吃窝窝头,拉便便,打架,在拥挤的人群中紧挨着我们的就是一个节目组的摄像师傅,用相机记录了其中三只熊猫活动的全过程,晚上成都某一个电视台就播放了这一段,我们是其中的观众。熊猫实在太可爱*^o^**^o^*了。

可爱*^o^*的新生宝宝熊猫为啥和孔雀同处一室伺机而动走心吃

        在武侯区有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武侯祠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我们穿越历史,感受文化,走进鼎鼎有名的大人物,我们和当时的文化四目相对,心神相会,只有亲自踏在那片土地上,才会有深切地体会。

        锦里和宽窄巷子很像,但他们的精髓不同,锦里更接地气。不过更接地气的是人民公园,喝茶的放眼望去乌泱泱一大片,采耳的也随处可见,最让我有感触的是防空洞里休闲的市民,祖孙两个人在打牌,老夫老妻在闲聊嗑瓜子,爷爷奶奶在看孙子,老姐妹们在唠家常……大家自在的状态和防空洞红色基地相得益彰。在很多城市即使在北京我仍然能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城市的影子或者相似之处,而成都则完全不同,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深入骨髓,代代相传,他们享受当下的态度值得我们深思……

锦里的下午茶

        走进杜甫草堂的那一刻,我挺激动。多年前的冬天,杜甫携妻儿从长安过甘肃入四川来到了成都,天府之国以其包容大爱接纳了这位流离失所,贫困潦倒的大诗人,使他度过了一生中最惬意,温暖,舒适的日子。成都给了他最安稳的一段回忆,他的六分之一的诗作也在此地写成。这儿有他赏过的春花,见过的喜雨,有“家花满溪”的黄四娘和“邀我尝春酒”的田父,更有无奈“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与期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如何找回永久删除的照片:需要借助一个软件来恢复下载一个***数据恢复精灵,在该软件的打开界面上点击照片恢复,进入到打开界面后就能看到照片种类,选择自己要恢复的照片,点击恢复,然后会对***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就能看到不同时间点上被删除的照片,找到自己想要恢复的点恢复即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景让我热泪盈眶,高中语文石老师的讲解又浮现在眼前,对这位时刻心系百姓的诗人油然而生敬意。茅屋是我们首选的景点。这位诗人,在自己食不裹腹,居无定所之时,仍时刻想着受苦的百姓,愿意看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愿意独破受冻死亦足。是啊!为什么杜甫曾经游览过多地,而后人唯独记住了他的草堂呢?我们记住的其实是杜甫的大爱精神呀!草堂里还有一景——“千诗碑”。“千诗碑”是什么呀?它是杜甫诗的石刻本。像苏轼,黄庭坚等一些名家将杜甫诗篆刻在石碑上,它就像“齐鲁青未了”的泰山一样,矗立在天府之都锦江之滨的浣花溪畔,向全世界散射杜甫文化精神的光芒。

        走过竹林,绕过溪流,庭院深深,古木葱茏,盆景参差,多个有古朴建筑风格的庭院错落有致。拾级而上,脚下踩的正是千秋诗圣曾经踩过的石头,眼前见的正是千秋诗圣曾经住过的茅屋。虽然事实上现在的茅屋是后人重新修建而得,但我愿意固执的认为,所有的遇见都与杜甫有关。

        驻足观赏,依槛回忆这位圣人走过的青春。“七龄思即壮,开口咏飞外” 的杜甫从小就有高远的心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年轻时就有豪迈的气概;“致君尧舜上”“窃比稷与契”的中年杜甫仍“穷年忧黎元”,“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杜甫的一生多在逃难,然而他却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他的圣人胸怀真让人敬仰!如果说李白是飞上天的云,那么杜甫就是稳稳当当地上的山。

        在草堂偶遇两个小小讲解员,虽然他们姐俩还在考核阶段,虽然他很诚实地告诉我们他只记得两个景点,但仍非常认真给我们解说; 在草堂院子里的美术作品展馆,女儿发现了一段留言,字迹内容都神似一位朋友的作品,***朋友,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那种惊人的相似,旅行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

千诗碑
我们和小解说员在这里合影
幽静

        青城山和都江堰是坐城际动车去的,感叹于南方交通的发达和便捷。生活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一边享受到雨天带来的凉爽和舒适,一边也因为雨太大景区封闭需要耐心等候。从封闭的青城山去到都江堰,都江堰也一样关闭了,索性就在南桥逛起来,那个古镇是个安静的地方。因为安静,所以古老就愈加显得古老。古城静谧幽深,来来往往的人也很多,但是不喧嚣,也不张扬。人的存在,不会构成对古城的压迫和侵略。走在青石板路上,人不自觉地就放慢了脚步,降低了音量,有一种在时间、在古城面前自然而然的谦卑。

是不是很异域

        由于连续两天的大雨, 都江堰滔滔不绝的岷江水让我们真切体会到这个水利工程的惠民意义,走在南桥上,本来就晕的我感觉就要随波逐流了,大浪推着你向前、向前,在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余秋雨先生说道:“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都江堰,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这是水最舒缓的一段
都江堰周围风光

     

南桥
翻滚的巨浪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余秋雨先生这句话已经成为成都的名片。 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前山名气大,后山自然风光好。去青城山之前某人就纠结的要死,不知是去前山和后山。我认为自然风光差异不大,前山出名自然有它的道理,所以决定去前山。

亚热带雨林

          青城山前山介于黄山的葱茏与华山的险峻之间,是道教文化圣地,但景区自然风光占了90%,白素贞修炼的传说也不曾看到,想象中烟雾缭绕的庙宇并不多,除了拾阶而上不断险峻陡峭的山峰,似乎没有别的了,月亮湖的水大雨之后浑浊的厉害,某些人感到很失望,我恰恰喜欢这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直奔主题的当下,回来拜读《文化苦旅》中的《青云浦随想》一文后,发现作者对当时的青城山有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失落感,可谓看景不如听景。

青城山

        东郊记忆是文青的聚集地,高大上的剧都在这里上演,音乐,美术,歌剧,音乐酒吧,美学研究所,文艺的要命,更要命的是这里是一个废旧工厂改造成的,真是大手笔。

文化墙

        春熙路和太古里虽是两个名字,实际却紧紧连在一起。似乎春熙路的历史要早于太古里,这点不同在建筑风格上发挥的淋漓尽致。一边满眼高楼大厦,世界各地的大牌云集,一边则中西结合,传统小吃到处都是。我们逛了王府井百货,又去吃了网红“蜀大侠火锅”,从六点钟开始生生排了三个小时的队,这个排排的值,比海底捞好吃的不止一点。从蘸料到肉到锅到火候都好到爆。

春熙路春熙路网红熊猫屁股
蜀大侠火锅好吃好喝

        说到好吃的我们绝不随波逐流,专门去到一个个居民小区,网红小店,老字号的店,都是地道的小吃,每一家都好吃不贵。

红袖街的冰粉寥老妈蹄花软糯可口夫妻肺片小银鱼成都大学的水果捞春熙路的冰粉十元一罐茶树菇炖老鸭小店的冰粉一两的海味面

     

这鸳鸯锅

        唯品会和大悦城是我和女儿单独去的,购物和看风景一并,大悦城不仅能带宠物溜达,而且是4a级景区,风景和布局很好。

        菜市场是我们的最后一站,趁女儿睡懒觉,我们去逛了早市,我想不会有太多人和我们一样,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逛菜市场吧,除了浓浓的四川方言,和我们的早市区别不大,只是他们的水果个头更大,竹笋类的蔬菜更新鲜,腊肉比鲜肉更多……菜场是一个城市生活的一角,是市民生活的缩影,最能反应一个城市的风貌。

        余秋雨说:都江堰和青城山相邻而居,相互映衬,彼此佐证,成了研修中国哲学的最浓缩课堂。“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若能把“拜水”和“问道”这两件事当做一件事,那么,也就领悟了中华文化的一大秘密。

        成都之行,不就是问道之旅吗?

        我想,成都的经济高速发展,成都的人民却从容淡定,看似矛盾,实则和谐统一的高级境界。

网站地图